Google的$ 32B WIZ收購:一種多雲策略揭曉

Google 以驚人的 320 億美元收購安全新創公司 Wiz 成為頭條新聞,但需考慮一個重要限制。Google 計畫將 Wiz 推廣為「多雲」解決方案,顯示 Wiz 不會僅限於 Google 生態系統。
事實上,Google 在這件事上沒有太多選擇。深入探討此舉背後的動機,揭示了 Google 希望透過 Wiz 彌補的差距。
客戶保留
Wiz 擁有龐大的客戶基礎,截至今日,年收入運行率達 7 億美元。在週二收購消息傳出前,其預計將達到 10 億美元的目標。
關鍵詞是「在消息傳出之前」。
Google 和 Wiz 都寄望這次收購能為客戶和收入開闢新途徑。然而,他們的首要任務是防止現有客戶轉向其他安全解決方案。
許多客戶在混合雲環境中運作,甚至可能不使用 Google Cloud。他們最初選擇 Wiz 的主要原因是其支援多個雲平台。
如果 Google 限制這項功能,可能會導致這些客戶流失。
這就是為什麼 Wiz 執行長 Assaf Rappaport 和其他高層——Wiz 還額外獲得 10 億美元以在過渡到 Google 期間保留人才——在交易宣布前後忙於聯繫客戶,向他們保證一切如常。
反壟斷監管
去年夏天,關於 Alphabet/Google 有意收購 Wiz 的傳言浮出水面,立即引發了對如此龐大交易可能面臨的監管障礙的猜測。多年來,Google 在搜尋、行動作業系統和廣告等領域一直受到反壟斷問題的審視。
監管環境有所變化。川普總統領導下的美國尚未出現重大反壟斷案件,對於其政府如何處理大型科技公司,意見分歧。一些人認為大型科技公司仍將面臨障礙,而其他人則認為,鑑於微軟收購 Activision 的批准等趨勢,大型交易的窗口已重新開啟。
我的同事 Natasha 評論道:「Google 感覺能夠再次考慮大型併購本身就意義重大。他們認為有川普政府支持嗎?」
在英國等較小但具影響力的市場,監管機構最近對大型科技公司採取更開放的態度,作為顯示「英國對商業開放」的一部分。這可能為所謂的超大規模企業從併購沉睡中甦醒提供機會。
即使大型科技公司的併購環境仍具挑戰性,Google 的「多雲」定位可能有所幫助。
雲服務和網絡安全不是 Google 目前主導的領域,因此這筆交易本身可能不會引發反壟斷關注。
然而,如果監管機構審查 Google 的整體市場主導地位,強調 Wiz 跨不同雲平台運作的能力,可能有助於 Google 支持競爭的論點。
Google Cloud 難以追趕 AWS 和 Azure
Google 不得不採用多雲模式的最終原因是顯而易見的:許多客戶根本不使用,也不會使用 Google Cloud。根據 Statista 2024 年第四季數據,AWS 佔全球雲市場 30% 份額,Azure 為 21%。Google Cloud 遠遠落後,僅佔 12%。
為什麼 Google 落後如此之多?一些人認為是因為 AWS 起步較早。其他人則指出微軟在企業領域的主導地位及其強大的生態系統,包括與 OpenAI 的合作,給予其優勢。Google 缺乏這些優勢。
幾年前,有人猜測 Google 可能縮小差距,因為其雲產品與 AWS 和 Azure 相當。
前 TC 撰稿人 Ron Miller 今日告訴我:「Google Cloud 在雲基礎設施市場份額第三名的位置總是有些神秘。他們運行世界上最大的雲應用程式,但卻難以將其轉化為企業客戶的產品。」
他認為,現任 Google Cloud 執行長 Thomas Kurian 改變了這一局面。「他在企業客戶中擁有更多信譽,」Miller 說。「過去幾年他們增長很快,業務相當可觀,但收入仍遠落後於 Amazon 和 Microsoft。」
在週二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中,Kurian 強調 Google 追求 Wiz 是因為其多雲能力。
他說:「多雲是我們客戶想要的。我們對多雲的承諾意味著組織與 Google Cloud 的新 IT 項目可以與現有 IT 投資配合,並允許他們未來選擇不同供應商的產品。客戶不希望被鎖定在單一供應商。」
但 Kurian 也相信 AI 可能改變遊戲規則。
Kurian 指出,AI 架構通常涉及大型企業從多個來源匯集數據,而不是依賴單一雲提供商。這使得多雲保護比保護集中式數據緩存更為關鍵。
Kurian 說,多雲的賣點是「幫助客戶識別、保護和防禦所有主要雲端以及本地系統的網絡威脅。」
現在,仍需觀察監管機構和最終用戶是否會接受這一策略。
相關文章
Google 重新推出人工智慧「Ask Photos」,提升速度功能
繼暫停測試之後,Google 在 Google Photos 中重新推出人工智慧驅動的「Ask Photos」搜尋功能,並大幅強化其功能。這項創新功能以 Google 的 Gemini AI 技術為基礎,可協助使用者透過自然語言查詢,找到特定的圖片。Ask Photos 的主要改進Google 最近承認了該功能最初的不足之處,特別是在回應時間和結果準確性方面。為了回應使用者強調以下需求的意見基本搜
Google AI Ultra 正式亮相:高級訂閱月費為 249.99 美元
Google 推出 Premium AI Ultra 訂閱服務在 2025 年的 Google I/O 大會上,科技巨擘發表了全新的全面性 AI 訂閱服務 - Google AI Ultra。這項高級服務的月費為 249.99 美元,可獨家使用 Google 目前最先進的人工智慧工具。AI Ultra 包含哪些內容?Veo 3:Google 最先進的 AI 視訊產生平台Flow:公司的下一代視訊編
Google 正式提早公開 Pixel 10 智慧型手機,遏止洩密事件發生
Google 在預定的 8 月 20 日發佈會舉行前數週,展示了 Pixel 10 的正式設計。在 Google 網站上的一段宣傳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款時尚的灰藍色裝置配備了三重後置相機、LED 閃光燈,以及疑似溫度感應器的裝置 - 這是之前 Pro 機型專屬的功能。雖然 Google 只是將它標示為「Pixel 10」,但其設計與洩漏的 Pro 高階機種渲染圖非常吻合。這並不是 Google
評論 (28)
0/200
RalphEvans
2025-08-24 17:01:17
Wow, $32B for Wiz? That's a wild bet by Google! Multicloud sounds smart, but I wonder if they’re just throwing cash to catch up in the security game. 🤔 Still, it’s cool to see big moves like this shaking up the cloud space!
0
MichaelMartinez
2025-08-12 17:00:59
Wow, $32B for Wiz? Google’s playing big, but making it multicloud feels like a smart hedge. Keeps them in the game without locking users in. Curious how AWS and Azure will counter this! 😎
0
GeorgeWilliams
2025-07-23 12:59:29
Wow, $32B for Wiz? Google’s playing chess with this multicloud move! Smart to keep it open, but I wonder if it’ll spark a bidding war with AWS or Azure. 🧐
0
PeterMartinez
2025-04-14 18:30:26
Google's acquisition of Wiz for $32B is wild! It's cool that they're pushing for a multicloud strategy, but I'm skeptical if it'll really work out. It's like trying to mix oil and water, you know? 🤔 Still, gotta give them props for trying something new!
0
BillyGarcia
2025-04-13 22:02:36
A aquisição da Wiz pelo Google por US$ 32 bilhões é uma loucura! É legal que eles estejam empurrando uma estratégia de multicloud, mas eu sou cético se vai realmente funcionar. É como tentar misturar óleo e água, sabe? 🤔 Ainda assim, temos que dar crédito a eles por tentar algo novo!
0
LawrenceLopez
2025-04-13 15:50:50
O Google comprar a Wiz por 32 bilhões de dólares é uma loucura! Mas é legal que eles vão usar uma estratégia multicloud, não só mantendo tudo no próprio quintal. Fico pensando se estão tentando se dar bem com os outros ou apenas expandir. De qualquer forma, é uma grande mudança no mundo da segurança. Espero que dê certo!
0
Google 以驚人的 320 億美元收購安全新創公司 Wiz 成為頭條新聞,但需考慮一個重要限制。Google 計畫將 Wiz 推廣為「多雲」解決方案,顯示 Wiz 不會僅限於 Google 生態系統。
事實上,Google 在這件事上沒有太多選擇。深入探討此舉背後的動機,揭示了 Google 希望透過 Wiz 彌補的差距。
客戶保留
Wiz 擁有龐大的客戶基礎,截至今日,年收入運行率達 7 億美元。在週二收購消息傳出前,其預計將達到 10 億美元的目標。
關鍵詞是「在消息傳出之前」。
Google 和 Wiz 都寄望這次收購能為客戶和收入開闢新途徑。然而,他們的首要任務是防止現有客戶轉向其他安全解決方案。
許多客戶在混合雲環境中運作,甚至可能不使用 Google Cloud。他們最初選擇 Wiz 的主要原因是其支援多個雲平台。
如果 Google 限制這項功能,可能會導致這些客戶流失。
這就是為什麼 Wiz 執行長 Assaf Rappaport 和其他高層——Wiz 還額外獲得 10 億美元以在過渡到 Google 期間保留人才——在交易宣布前後忙於聯繫客戶,向他們保證一切如常。
反壟斷監管
去年夏天,關於 Alphabet/Google 有意收購 Wiz 的傳言浮出水面,立即引發了對如此龐大交易可能面臨的監管障礙的猜測。多年來,Google 在搜尋、行動作業系統和廣告等領域一直受到反壟斷問題的審視。
監管環境有所變化。川普總統領導下的美國尚未出現重大反壟斷案件,對於其政府如何處理大型科技公司,意見分歧。一些人認為大型科技公司仍將面臨障礙,而其他人則認為,鑑於微軟收購 Activision 的批准等趨勢,大型交易的窗口已重新開啟。
我的同事 Natasha 評論道:「Google 感覺能夠再次考慮大型併購本身就意義重大。他們認為有川普政府支持嗎?」
在英國等較小但具影響力的市場,監管機構最近對大型科技公司採取更開放的態度,作為顯示「英國對商業開放」的一部分。這可能為所謂的超大規模企業從併購沉睡中甦醒提供機會。
即使大型科技公司的併購環境仍具挑戰性,Google 的「多雲」定位可能有所幫助。
雲服務和網絡安全不是 Google 目前主導的領域,因此這筆交易本身可能不會引發反壟斷關注。
然而,如果監管機構審查 Google 的整體市場主導地位,強調 Wiz 跨不同雲平台運作的能力,可能有助於 Google 支持競爭的論點。
Google Cloud 難以追趕 AWS 和 Azure
Google 不得不採用多雲模式的最終原因是顯而易見的:許多客戶根本不使用,也不會使用 Google Cloud。根據 Statista 2024 年第四季數據,AWS 佔全球雲市場 30% 份額,Azure 為 21%。Google Cloud 遠遠落後,僅佔 12%。
為什麼 Google 落後如此之多?一些人認為是因為 AWS 起步較早。其他人則指出微軟在企業領域的主導地位及其強大的生態系統,包括與 OpenAI 的合作,給予其優勢。Google 缺乏這些優勢。
幾年前,有人猜測 Google 可能縮小差距,因為其雲產品與 AWS 和 Azure 相當。
前 TC 撰稿人 Ron Miller 今日告訴我:「Google Cloud 在雲基礎設施市場份額第三名的位置總是有些神秘。他們運行世界上最大的雲應用程式,但卻難以將其轉化為企業客戶的產品。」
他認為,現任 Google Cloud 執行長 Thomas Kurian 改變了這一局面。「他在企業客戶中擁有更多信譽,」Miller 說。「過去幾年他們增長很快,業務相當可觀,但收入仍遠落後於 Amazon 和 Microsoft。」
在週二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中,Kurian 強調 Google 追求 Wiz 是因為其多雲能力。
他說:「多雲是我們客戶想要的。我們對多雲的承諾意味著組織與 Google Cloud 的新 IT 項目可以與現有 IT 投資配合,並允許他們未來選擇不同供應商的產品。客戶不希望被鎖定在單一供應商。」
但 Kurian 也相信 AI 可能改變遊戲規則。
Kurian 指出,AI 架構通常涉及大型企業從多個來源匯集數據,而不是依賴單一雲提供商。這使得多雲保護比保護集中式數據緩存更為關鍵。
Kurian 說,多雲的賣點是「幫助客戶識別、保護和防禦所有主要雲端以及本地系統的網絡威脅。」
現在,仍需觀察監管機構和最終用戶是否會接受這一策略。




Wow, $32B for Wiz? That's a wild bet by Google! Multicloud sounds smart, but I wonder if they’re just throwing cash to catch up in the security game. 🤔 Still, it’s cool to see big moves like this shaking up the cloud space!




Wow, $32B for Wiz? Google’s playing big, but making it multicloud feels like a smart hedge. Keeps them in the game without locking users in. Curious how AWS and Azure will counter this! 😎




Wow, $32B for Wiz? Google’s playing chess with this multicloud move! Smart to keep it open, but I wonder if it’ll spark a bidding war with AWS or Azure. 🧐




Google's acquisition of Wiz for $32B is wild! It's cool that they're pushing for a multicloud strategy, but I'm skeptical if it'll really work out. It's like trying to mix oil and water, you know? 🤔 Still, gotta give them props for trying something new!




A aquisição da Wiz pelo Google por US$ 32 bilhões é uma loucura! É legal que eles estejam empurrando uma estratégia de multicloud, mas eu sou cético se vai realmente funcionar. É como tentar misturar óleo e água, sabe? 🤔 Ainda assim, temos que dar crédito a eles por tentar algo novo!




O Google comprar a Wiz por 32 bilhões de dólares é uma loucura! Mas é legal que eles vão usar uma estratégia multicloud, não só mantendo tudo no próprio quintal. Fico pensando se estão tentando se dar bem com os outros ou apenas expandir. De qualquer forma, é uma grande mudança no mundo da segurança. Espero que dê cer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