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man+獲得了2000萬美元用於自動小行星挖掘航天器開發的資金
投資者不斷尋找科技領域的下一件大事,常常冒險進入未知領域。太空便是其中之一邊疆,一家名為Karman+的初創公司正以其雄心勃勃的小行星採礦計劃掀起波瀾。該公司剛剛在種子輪融資中獲得2000萬美元,將用於推進其硬體和軟體開發。
Karman+的目標極其非凡。他們計劃打造能夠自主飛往數百萬英里外小行星的太空船,並從中採集材料。具體而言,他們打算從小行星表面物質(即風化層)中提取水,然後返回地球軌道。這些水將用於為太空拖船補充燃料,延長老舊衛星的壽命。
展望未來,Karman+看到從小行星中提取稀有金屬及其他材料的潛力,為更廣泛的太空製造生態系統做出貢獻,甚至可能補充或取代地球上的一些工業流程。
雖然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的情節——事實上,小行星採礦是2013年星雲獎得獎小說《2312》的核心主題——但Karman+認為這比想像中更接近現實。得益於自主技術、太空探索的進步以及他們對現成組件的創新應用,他們對自己的方法充滿信心。
Karman+的目標是以1000萬美元或更低的成本執行任務,這與小行星探索任務通常耗資10億美元形成鮮明對比。他們還看到每年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補充燃料服務市場潛力。該公司計劃於2027年進行首次發射。
Karman+總部位於科羅拉多州丹佛,透過其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Teun van den Dries擁有荷蘭根基。這一歐洲聯繫幫助他們從倫敦的Plural、安特衛普的Hummingbird、巴黎的HCVC等投資者,以及Lookout聯合創始人Kevin Mahaffey和其他未具名天使投資人那裡獲得資金。
這家初創公司的名稱Karman+靈感來自卡門線,這是地球大氣與太空的邊界。這是對公司大膽願景的恰當比喻。Van den Dries與聯合創始人Daynan Crull擁有豐富經驗。兩人此前曾在房地產數據初創公司GeoPhy共事,該公司於2022年以2.9億美元被收購。收購後,自稱「科幻迷」的航空航天工程背景的van den Dries決定轉向他認為能產生更大影響的事業。
「兩年前,我正處於一個轉折點,」van den Dries回憶道。「我可以繼續優化SaaS業務,或者專注於真正能改變遊戲規則的事情。」與身為數據科學家、目前擔任Karman+任務架構師的Crull一起,他們將目光投向太空。
Van den Dries指出,與吸引超過50億美元資金的核融合等領域相比,太空市場投資不足。他認為小行星採礦提供了獨特的成本效益機會,因為小行星位於正確的軌道平面,使其比從月球或地球獲取資源更容易且成本更低。
「小行星的魅力在於它們位於正確的平面,」他解釋道。「這是獲取資源最簡單、最便宜、最快的地方。如果能以有吸引力的價格提供材料,就能建立一個飛輪,實現我們目前無法做到的事情。」
然而,Karman+並非這一領域的唯一玩家。另一家初創公司AstroForge也在追求小行星採礦。然而,挑戰巨大。Karman+的太空船仍在開發中,尚未經過測試。雖然他們目標將成本控制在1000萬美元左右,但NASA和日本團隊過去的小行星任務每次成本超過10億美元。
此外,小行星是繞著太陽軌道運行、距離地球極遠的移動目標。為衛星補充燃料是Karman+計劃的關鍵部分,但這也是一個複雜問題,因為並非所有衛星使用相同的燃料類型。當然,Karman+在接近發射日期時還需籌集更多資金。
儘管存在這些障礙,Karman+的投資者仍保持謹慎樂觀。Plural的合夥人Sten Tamkivi承認最初持懷疑態度,但對創始人的務實態度印象深刻。
「我一開始對這次談話非常懷疑,但發現創始人也以非常懷疑的態度來處理這件事,」Tamkivi說道。他相信他們的謹慎方法將有助於團隊保持腳踏實地,給予他對其遠大願景的信心。
「我認為在軟體世界中,你會看到更多YOLO(只活一次)的態度,」Tamkivi補充道。「人們認為一切都已經建成,所以就先衝過去,問題以後再解決。太空領域的人則會制定詳細計劃。有很多東西可以審查、深入研究,並獲取第三方意見。」

圖片來源:Karman+授權(在新窗口中開啟)。
相關文章
複數平台:在一個地方管理所有Kubernetes群集的企業
在Unqork的產品管理副總裁期間,Sam Weaver發現自己面臨著一個重大挑戰:管理公司龐大的Kubernetes集群。這些集群,本質上是計算節點組,越來越難以監督。你什麼時候
亞馬遜的Danielle Perszyk將在TechCrunch Sessions: AI演講
我們很高興宣佈,亞馬遜AGI SF實驗室人機交互團隊負責人Danielle Perszyk將於6月5日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Zellerbach Hall參加TechCrunch Sessions: AI的演講。AGI SF實驗室正在開拓AI代理在現實世界環境中的核心能力,Danielle是其中的領導者。不要錯過這個獨特的機會,聆聽一位塑造實用、代理型AI未來的關鍵人物的見解。限時優惠,您可以節省
使用免費AI工具簡化理髮店預約
在當今快節奏的世界中,自動化是效率的關鍵。想像使用AI輕鬆管理理髮店預約。本指南探討如何利用AI代理和網頁瀏覽器工具簡化預約,節省時間和精力。我們將深入介紹一種經濟實惠的解決方案,使用開源工具和Telegram機器人來優化流程。探索如何利用AI技術輕鬆預約下一次理髮。主要亮點利用AI代理自動化理髮店預約安排。使用免費開源網頁瀏覽器AI工具,取代昂貴服務。連接Telegram機器人,與AI代理無縫互
評論 (33)
0/200
GraceWright
2025-08-09 11:00:59
This asteroid mining idea blows my mind! 🚀 $20M to build a spacecraft that grabs resources from space rocks? That’s some sci-fi stuff becoming real. Can’t wait to see if Karman+ pulls it off by 2027!
0
WalterBaker
2025-08-08 23:01:00
Wow, $20M for asteroid mining? That's wild! Karman+ is out here chasing sci-fi dreams—hope they nail it, but I’m curious how they’ll tackle the legal mess of space property rights. 🚀
0
BillyRoberts
2025-07-23 12:59:29
Wow, $20M for asteroid mining? That's some sci-fi stuff coming to life! 🚀 Curious how Karman+ plans to tackle the tech challenges—space is brutal!
0
RalphJohnson
2025-04-21 10:03:38
カーマンプラスが2000万ドルを調達して小惑星採掘を始めるなんて、すごいね!🚀 期待はあるけど、ちょっと懐疑的。ほんとにできるのかな?コンセプトはかっこいいけど、SFみたい。成功することを祈ってるよ、せめて宇宙でお金を全部失わないでほしいな!🤞
0
JimmyGarcia
2025-04-21 06:54:25
Karman+ conseguiu 20 milhões de dólares para minerar asteroides? Isso é loucura! 🚀 Estou empolgado, mas também um pouco cético. Será que eles vão conseguir mesmo? O conceito é legal, mas parece ficção científica. Espero que funcione, ou pelo menos não percam todo esse dinheiro no espaço! 🤞
0
MateoAdams
2025-04-20 12:31:10
카르만 플러스가 2000만 달러를 받아서 소행성 채굴을 시작한다니, 정말 대단해! 🚀 기대가 되지만 조금 회의적이야. 정말 할 수 있을까? 개념은 멋지지만 SF 같아. 성공하기를 기도해, 적어도 우주에서 돈을 다 잃지 않길 바래! 🤞
0
投資者不斷尋找科技領域的下一件大事,常常冒險進入未知領域。太空便是其中之一邊疆,一家名為Karman+的初創公司正以其雄心勃勃的小行星採礦計劃掀起波瀾。該公司剛剛在種子輪融資中獲得2000萬美元,將用於推進其硬體和軟體開發。
Karman+的目標極其非凡。他們計劃打造能夠自主飛往數百萬英里外小行星的太空船,並從中採集材料。具體而言,他們打算從小行星表面物質(即風化層)中提取水,然後返回地球軌道。這些水將用於為太空拖船補充燃料,延長老舊衛星的壽命。
展望未來,Karman+看到從小行星中提取稀有金屬及其他材料的潛力,為更廣泛的太空製造生態系統做出貢獻,甚至可能補充或取代地球上的一些工業流程。
雖然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的情節——事實上,小行星採礦是2013年星雲獎得獎小說《2312》的核心主題——但Karman+認為這比想像中更接近現實。得益於自主技術、太空探索的進步以及他們對現成組件的創新應用,他們對自己的方法充滿信心。
Karman+的目標是以1000萬美元或更低的成本執行任務,這與小行星探索任務通常耗資10億美元形成鮮明對比。他們還看到每年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補充燃料服務市場潛力。該公司計劃於2027年進行首次發射。
Karman+總部位於科羅拉多州丹佛,透過其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Teun van den Dries擁有荷蘭根基。這一歐洲聯繫幫助他們從倫敦的Plural、安特衛普的Hummingbird、巴黎的HCVC等投資者,以及Lookout聯合創始人Kevin Mahaffey和其他未具名天使投資人那裡獲得資金。
這家初創公司的名稱Karman+靈感來自卡門線,這是地球大氣與太空的邊界。這是對公司大膽願景的恰當比喻。Van den Dries與聯合創始人Daynan Crull擁有豐富經驗。兩人此前曾在房地產數據初創公司GeoPhy共事,該公司於2022年以2.9億美元被收購。收購後,自稱「科幻迷」的航空航天工程背景的van den Dries決定轉向他認為能產生更大影響的事業。
「兩年前,我正處於一個轉折點,」van den Dries回憶道。「我可以繼續優化SaaS業務,或者專注於真正能改變遊戲規則的事情。」與身為數據科學家、目前擔任Karman+任務架構師的Crull一起,他們將目光投向太空。
Van den Dries指出,與吸引超過50億美元資金的核融合等領域相比,太空市場投資不足。他認為小行星採礦提供了獨特的成本效益機會,因為小行星位於正確的軌道平面,使其比從月球或地球獲取資源更容易且成本更低。
「小行星的魅力在於它們位於正確的平面,」他解釋道。「這是獲取資源最簡單、最便宜、最快的地方。如果能以有吸引力的價格提供材料,就能建立一個飛輪,實現我們目前無法做到的事情。」
然而,Karman+並非這一領域的唯一玩家。另一家初創公司AstroForge也在追求小行星採礦。然而,挑戰巨大。Karman+的太空船仍在開發中,尚未經過測試。雖然他們目標將成本控制在1000萬美元左右,但NASA和日本團隊過去的小行星任務每次成本超過10億美元。
此外,小行星是繞著太陽軌道運行、距離地球極遠的移動目標。為衛星補充燃料是Karman+計劃的關鍵部分,但這也是一個複雜問題,因為並非所有衛星使用相同的燃料類型。當然,Karman+在接近發射日期時還需籌集更多資金。
儘管存在這些障礙,Karman+的投資者仍保持謹慎樂觀。Plural的合夥人Sten Tamkivi承認最初持懷疑態度,但對創始人的務實態度印象深刻。
「我一開始對這次談話非常懷疑,但發現創始人也以非常懷疑的態度來處理這件事,」Tamkivi說道。他相信他們的謹慎方法將有助於團隊保持腳踏實地,給予他對其遠大願景的信心。
「我認為在軟體世界中,你會看到更多YOLO(只活一次)的態度,」Tamkivi補充道。「人們認為一切都已經建成,所以就先衝過去,問題以後再解決。太空領域的人則會制定詳細計劃。有很多東西可以審查、深入研究,並獲取第三方意見。」




This asteroid mining idea blows my mind! 🚀 $20M to build a spacecraft that grabs resources from space rocks? That’s some sci-fi stuff becoming real. Can’t wait to see if Karman+ pulls it off by 2027!




Wow, $20M for asteroid mining? That's wild! Karman+ is out here chasing sci-fi dreams—hope they nail it, but I’m curious how they’ll tackle the legal mess of space property rights. 🚀




Wow, $20M for asteroid mining? That's some sci-fi stuff coming to life! 🚀 Curious how Karman+ plans to tackle the tech challenges—space is brutal!




カーマンプラスが2000万ドルを調達して小惑星採掘を始めるなんて、すごいね!🚀 期待はあるけど、ちょっと懐疑的。ほんとにできるのかな?コンセプトはかっこいいけど、SFみたい。成功することを祈ってるよ、せめて宇宙でお金を全部失わないでほしいな!🤞




Karman+ conseguiu 20 milhões de dólares para minerar asteroides? Isso é loucura! 🚀 Estou empolgado, mas também um pouco cético. Será que eles vão conseguir mesmo? O conceito é legal, mas parece ficção científica. Espero que funcione, ou pelo menos não percam todo esse dinheiro no espaço! 🤞




카르만 플러스가 2000만 달러를 받아서 소행성 채굴을 시작한다니, 정말 대단해! 🚀 기대가 되지만 조금 회의적이야. 정말 할 수 있을까? 개념은 멋지지만 SF 같아. 성공하기를 기도해, 적어도 우주에서 돈을 다 잃지 않길 바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