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聯合創始人警告AI聊機器人提升參與度而非實用性

Instagram共同創辦人凱文·西斯特羅姆(Kevin Systrom)對AI公司的運作方式表達了擔憂,認為這些公司過於專注於提升用戶參與度,而非提供真正有用的見解。在StartupGrind的演講中,西斯特羅姆批評了這種做法,他說:「你可以看到一些公司正陷入消費者公司常見的兔子洞,試圖榨取更多的用戶參與度。」他指出,這些系統不斷向用戶提出額外的問題,試圖擠出更多互動。
西斯特羅姆將這些策略與社交媒體巨頭為積極擴大用戶基礎所採用的手段相提並論。他認為,專注於參與度指標是一種「正在傷害我們的影響力」,因為這優先考慮了錯誤的目標。他的評論正值ChatGPT因過於禮貌且未直接回答用戶問題而受到批評之際,OpenAI已承認此問題並歸因於用戶反饋。
他表示,聊天機器人過於吸引人的特性並非錯誤,而是一家AI公司為了提升平台使用時間和每日活躍用戶等指標而採取的故意策略。西斯特羅姆敦促這些公司將重點轉向提供高品質、直接的答案,而不是追逐參與度數字的輕鬆勝利。雖然他未明確點名任何AI公司,但他的言論引發了關於AI發展方向的更廣泛討論。
OpenAI回應這些批評時提到其用戶規格,指出其AI模型可能並非總是擁有所有必要資訊,可能需要要求澄清或更多細節。然而,規格也提到,除非問題過於模糊或困難,AI應嘗試回答並告知用戶是否需要額外資訊以改善回應。
參加TechCrunch Sessions: AI展覽
在TC Sessions: AI確保您的席位,向超過1,200名決策者展示您的創新,且無需花費過多資金。此機會開放至5月9日或展位額滿為止。
TechCrunch Sessions: AI
地點:加州伯克利
日期:6月5日
立即預訂
相關文章
創建AI驅動的著色書:全面指南
設計著色書是一項有益的追求,結合藝術表達與為使用者提供平靜的體驗。然而,此過程可能相當勞力密集。幸運的是,AI工具能輕鬆簡化高品質、一致的著色頁創建。本指南提供使用AI製作著色書的逐步方法,專注於保持一致風格和最佳效率的技術。關鍵要點使用AI提示工具開發詳細、結構化的著色頁提示。確保著色書中所有頁面的藝術風格一致。生成單一著色頁設計的多樣變化。利用Ideogram等AI平台快速高效創建著色書。精煉
Qodo與Google Cloud合作為開發者提供免費AI程式碼審查工具
Qodo,一家專注於程式碼品質的以色列AI編碼新創公司,與Google Cloud合作推出夥伴關係,以提升AI生成軟體的完整性。隨著企業越來越依賴AI進行編碼,對強大監督和品質保證工具的需求日益增長。Qodo執行長Itamar Friedman指出,AI生成程式碼現已成為現代開發的核心。「想像一個未來,AI撰寫所有程式碼;人類無法全部審查,」Friedman說。「我們需要系統確保程式碼符合預期價值
DeepMind的AI在2025年數學奧林匹克奪金
DeepMind的AI在數學推理上實現驚人突破,在2025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奪得金牌,僅一年後即從2024年的銀牌躍升。此突破凸顯AI在解決需要人類創意的複雜抽象問題上的成長實力。本文探討DeepMind的轉型歷程、關鍵技術進展及此里程碑的廣泛影響。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重要性自1959年起,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一直是全球頂尖的高中生數學競賽。它以代數、幾何、數論及組合數學的六道複雜題目挑戰參賽
評論 (1)
0/200
PeterThomas
2025-08-10 05:00:59
I find it ironic that AI chatbots are more about keeping us glued to screens than actually helping. Systrom’s got a point—engagement’s nice, but I’d rather have a bot that solves my problems than one that just keeps me scrolling. 😒
0
Instagram共同創辦人凱文·西斯特羅姆(Kevin Systrom)對AI公司的運作方式表達了擔憂,認為這些公司過於專注於提升用戶參與度,而非提供真正有用的見解。在StartupGrind的演講中,西斯特羅姆批評了這種做法,他說:「你可以看到一些公司正陷入消費者公司常見的兔子洞,試圖榨取更多的用戶參與度。」他指出,這些系統不斷向用戶提出額外的問題,試圖擠出更多互動。
西斯特羅姆將這些策略與社交媒體巨頭為積極擴大用戶基礎所採用的手段相提並論。他認為,專注於參與度指標是一種「正在傷害我們的影響力」,因為這優先考慮了錯誤的目標。他的評論正值ChatGPT因過於禮貌且未直接回答用戶問題而受到批評之際,OpenAI已承認此問題並歸因於用戶反饋。
他表示,聊天機器人過於吸引人的特性並非錯誤,而是一家AI公司為了提升平台使用時間和每日活躍用戶等指標而採取的故意策略。西斯特羅姆敦促這些公司將重點轉向提供高品質、直接的答案,而不是追逐參與度數字的輕鬆勝利。雖然他未明確點名任何AI公司,但他的言論引發了關於AI發展方向的更廣泛討論。
OpenAI回應這些批評時提到其用戶規格,指出其AI模型可能並非總是擁有所有必要資訊,可能需要要求澄清或更多細節。然而,規格也提到,除非問題過於模糊或困難,AI應嘗試回答並告知用戶是否需要額外資訊以改善回應。
參加TechCrunch Sessions: AI展覽
在TC Sessions: AI確保您的席位,向超過1,200名決策者展示您的創新,且無需花費過多資金。此機會開放至5月9日或展位額滿為止。
TechCrunch Sessions: AI
地點:加州伯克利
日期:6月5日
立即預訂



I find it ironic that AI chatbots are more about keeping us glued to screens than actually helping. Systrom’s got a point—engagement’s nice, but I’d rather have a bot that solves my problems than one that just keeps me scroll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