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OpenAI工程师分享公司文化与快速增长的见解

三周前,为OpenAI关键产品做出贡献的工程师Calvin French-Owen离开公司。
他最近发表了一篇引人入胜的博客,详细描述了在OpenAI的一年,包括开发Codex的紧张努力,Codex是一个与Cursor和Anthropic的Claude Code竞争的编码代理。
French-Owen澄清,他的离开并非因内部冲突,而是源于回归创业生活的愿望。他之前共同创立了Segment,一家2020年被Twilio以32亿美元收购的客户数据平台。
他对OpenAI文化的见解证实了一些预期,同时挑战了对该组织的某些假设。
快速扩张:他指出,OpenAI的员工人数在其任职期间从1,000激增至3,000。
这种增长反映了公司作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产品的地位,ChatGPT截至3月已超过5亿活跃用户,且持续增长。
规模化挑战:“快速增长扰乱了一切:沟通、汇报结构、产品开发、团队管理与招聘流程,”French-Owen观察到。
现已开始!TechCrunch全阶段
更智能创新。更快成长。更深入联网。与Precursor Ventures、NEA、Index Ventures、Underscore VC等领导者连接,参与策略、工作坊和宝贵人脉的一天。
TechCrunch全阶段门票节省450美元
更智能创新。更快成长。更深入联网。与Precursor Ventures、NEA、Index Ventures、Underscore VC等领导者连接,参与策略、工作坊和宝贵人脉的一天。
波士顿,MA | 7月15日起注册尽管规模庞大,OpenAI仍保持类似创业的环境,员工可凭极少官僚程序实施想法。然而,这导致重复努力,French-Owen指出“至少有六个用于队列管理或代理循环等任务的库。”
编码专长差异很大,从构建可扩展系统的谷歌前工程师到生产代码经验较少的新博士。结合Python的灵活性,这导致中央代码库“有些混乱”,他解释说。
他补充说,频繁的故障和缓慢的流程很常见,尽管高级工程领导正在积极解决这些问题。
创业活力:OpenAI运作如敏捷创业公司,高度依赖Slack,令人想起Meta早期快节奏的Facebook时代,许多前Meta员工在职。
French-Owen回忆,他的团队——大约八名工程师、四名研究员、两名设计师、两名市场人员和一名产品经理——在仅七周内构建并推出了Codex,工作不懈。
发布令人瞩目。“仅在侧边栏激活Codex就推动了大量用户采用,展示ChatGPT的巨大影响力,”他写道。
保密文化:强烈的公众审查在OpenAI培养了防止泄密的保密环境。然而,公司密切关注X,对病毒式帖子做出反应,French-Owen引用朋友的俏皮话:“这个地方靠社交媒体热潮运转。”
澄清误解:French-Owen表示,对OpenAI最大的误解是认为其缺乏对安全的关注。虽然一些前员工批评其安全实践,但他强调了针对仇恨言论、滥用、政治操纵、生物武器、自我伤害和提示注入等问题的实际安全努力。
他指出,OpenAI并未否认长期风险,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数百万用户将其模型用于医疗建议和治疗等关键任务的潜在影响。
在政府和竞争对手密切观察,OpenAI反过来观察对手的情况下,“风险感觉极高,”他总结道。
相关文章
OpenAI 将 ChatGPT Pro 升级到 o3,提升 200 美元月费的价值
本周,微软(Microsoft)、谷歌(Google)和人类学(Anthropic)等科技巨头都发布了重要的人工智能发展成果。OpenAI 以自己的突破性更新结束了这一轮的公告发布--除了高调斥资 65 亿美元收购 Jony Ive 的设计公司,还推出了代号为 "io "的雄心勃勃的硬件计划。公司大幅增强了 ChatGPT 中的 Operator 自主网络导航系统,从以前的 GPT-4o 框架过渡
非营利组织利用人工智能代理促进慈善筹款工作
当大型科技公司将人工智能 "代理 "作为企业生产力的助推器进行推广时,一家非营利组织正在展示它们在社会公益方面的潜力。由开放慈善组织(Open Philanthropy)支持的慈善研究机构赛智未来(Sage Future)最近进行了一项创新实验,展示了人工智能模型如何在慈善筹款方面进行合作。该非营利组织在一个模拟数字环境中设置了四个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OpenAI 的 GPT-4o 和 o1
顶级人工智能实验室警告人类正在失去理解人工智能系统的能力
来自 OpenAI、谷歌 DeepMind、Anthropic 和 Meta 的研究人员前所未有地团结起来,搁置竞争分歧,就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发展发出集体警告。来自这些通常相互竞争的组织的 40 多名顶尖科学家共同撰写了一篇开创性的研究论文,强调确保人工智能决策过程透明度的窗口正在迅速关闭。这次合作的重点是现代人工智能系统的一个关键发展--它们在生成最终输出之前,能够以人类可读的语言阐明推理过程的新
评论 (2)
0/200
MatthewTaylor
2025-08-20 15:01:19
Really fascinating read about OpenAI's culture! The fast-paced growth sounds thrilling but kinda stressful too. Wonder how they balance innovation with burnout? 🤔
0
WalterWilliams
2025-08-15 17:01:00
Really eye-opening read! Calvin’s take on OpenAI’s fast-paced culture is wild—makes me wonder how they balance speed with ethics. 😅 Anyone else curious about the chaos behind the scenes?
0
三周前,为OpenAI关键产品做出贡献的工程师Calvin French-Owen离开公司。
他最近发表了一篇引人入胜的博客,详细描述了在OpenAI的一年,包括开发Codex的紧张努力,Codex是一个与Cursor和Anthropic的Claude Code竞争的编码代理。
French-Owen澄清,他的离开并非因内部冲突,而是源于回归创业生活的愿望。他之前共同创立了Segment,一家2020年被Twilio以32亿美元收购的客户数据平台。
他对OpenAI文化的见解证实了一些预期,同时挑战了对该组织的某些假设。
快速扩张:他指出,OpenAI的员工人数在其任职期间从1,000激增至3,000。
这种增长反映了公司作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产品的地位,ChatGPT截至3月已超过5亿活跃用户,且持续增长。
规模化挑战:“快速增长扰乱了一切:沟通、汇报结构、产品开发、团队管理与招聘流程,”French-Owen观察到。
现已开始!TechCrunch全阶段
更智能创新。更快成长。更深入联网。与Precursor Ventures、NEA、Index Ventures、Underscore VC等领导者连接,参与策略、工作坊和宝贵人脉的一天。
TechCrunch全阶段门票节省450美元
更智能创新。更快成长。更深入联网。与Precursor Ventures、NEA、Index Ventures、Underscore VC等领导者连接,参与策略、工作坊和宝贵人脉的一天。
波士顿,MA | 7月15日起注册尽管规模庞大,OpenAI仍保持类似创业的环境,员工可凭极少官僚程序实施想法。然而,这导致重复努力,French-Owen指出“至少有六个用于队列管理或代理循环等任务的库。”
编码专长差异很大,从构建可扩展系统的谷歌前工程师到生产代码经验较少的新博士。结合Python的灵活性,这导致中央代码库“有些混乱”,他解释说。
他补充说,频繁的故障和缓慢的流程很常见,尽管高级工程领导正在积极解决这些问题。
创业活力:OpenAI运作如敏捷创业公司,高度依赖Slack,令人想起Meta早期快节奏的Facebook时代,许多前Meta员工在职。
French-Owen回忆,他的团队——大约八名工程师、四名研究员、两名设计师、两名市场人员和一名产品经理——在仅七周内构建并推出了Codex,工作不懈。
发布令人瞩目。“仅在侧边栏激活Codex就推动了大量用户采用,展示ChatGPT的巨大影响力,”他写道。
保密文化:强烈的公众审查在OpenAI培养了防止泄密的保密环境。然而,公司密切关注X,对病毒式帖子做出反应,French-Owen引用朋友的俏皮话:“这个地方靠社交媒体热潮运转。”
澄清误解:French-Owen表示,对OpenAI最大的误解是认为其缺乏对安全的关注。虽然一些前员工批评其安全实践,但他强调了针对仇恨言论、滥用、政治操纵、生物武器、自我伤害和提示注入等问题的实际安全努力。
他指出,OpenAI并未否认长期风险,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数百万用户将其模型用于医疗建议和治疗等关键任务的潜在影响。
在政府和竞争对手密切观察,OpenAI反过来观察对手的情况下,“风险感觉极高,”他总结道。




Really fascinating read about OpenAI's culture! The fast-paced growth sounds thrilling but kinda stressful too. Wonder how they balance innovation with burnout? 🤔




Really eye-opening read! Calvin’s take on OpenAI’s fast-paced culture is wild—makes me wonder how they balance speed with ethics. 😅 Anyone else curious about the chaos behind the sce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