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專家安全提示,用於企業在2025年導航AI驅動的網絡威脅

網路犯罪分子現正利用人工智慧(AI)提升其攻擊的每個階段。他們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LMs)創建高度個人化的釣魚電子郵件,從社交媒體和專業網絡中收集個人詳情。與此同時,生成對抗網絡(GANs)被用於製作深度偽造音頻和視頻,這些偽造內容可欺騙多因素身份驗證系統。即使是初級駭客也加入了行動,使用如WormGPT等自動化工具部署多態惡意軟體,這些惡意軟體能改變形態並規避傳統檢測方法。
這些不只是假設性威脅;它們正在發生。不調整安全策略的公司將面臨一波精密的網路威脅,不僅在2025年,而是持續下去。
想在AI時代保持領先?你有兩個選擇:將AI融入你的營運,或使用AI提升你的業務。
為了深入探討AI如何重塑企業安全,我與Island的首席客戶官、資深網路安全專家Bradon Rogers進行了對談。我們討論了數位安全的演變、早期威脅檢測,以及為你的團隊準備應對AI驅動攻擊的策略。但首先,讓我們先提供一些背景來設定討論的基礎。
為何AI網路安全威脅與眾不同
AI為惡意行為者提供了先進工具,使網路攻擊更具針對性、更具說服力且更難被發現。例如,今日的生成式AI系統能篩選大量個人資訊、企業通訊和社交媒體數據,打造看似來自可信來源的釣魚活動。當這些攻擊與能自動適應安全措施的惡意軟體結合時,攻擊的規模和效果顯著提升。
深度偽造技術更進一步,創造出逼真的視頻和音頻內容,從高管冒充詐騙到大規模誤導活動無所不包。我們已見證真實案例,如香港一家公司因深度偽造視頻會議被盜2500萬美元,以及多起AI生成語音片段誘騙人們向詐騙者轉帳的案例。
AI驅動的自動化網路攻擊還引入了“設定後無需管理”的系統,這些系統不斷尋找漏洞、適應對策並在無需人工介入的情況下利用弱點。2024年的AWS漏洞事件是一個顯著案例,當時AI驅動的惡意軟體繪製了網絡地圖,精準定位漏洞,並執行了一場複雜的攻擊,危害了數千個客戶帳戶。
這些事件顯示,AI不僅在增強現有網路威脅;它還催生了全新類型的安全風險。以下是Bradon Rogers建議的應對方法。
1. 實施零信任架構
面對AI增強的威脅,舊有的安全邊界模型已不足以應對。零信任架構遵循“永不信任,始終驗證”的原則,確保每個用戶、設備和應用程式在存取資源前都必須經過身份驗證和授權。這種方法最大程度降低了未授權存取的風險,即使攻擊者成功進入網絡。
“公司需要驗證每個用戶、設備和應用程式——包括AI——才能接觸關鍵數據或功能,”Rogers強調,這是最佳防禦策略。通過持續驗證身份並實施嚴格的存取控制,企業能縮小攻擊面並限制被入侵帳戶的損害。
雖然AI帶來了新挑戰,但它也提供了強大的防禦工具。AI驅動的安全解決方案能即時分析海量數據,發現異常和潛在威脅,這些是傳統方法可能忽略的。這些系統能適應新的攻擊模式,提供針對AI驅動網路攻擊的動態防禦。
Rogers警告說,AI在網路防禦中不應僅被視為另一項功能。“資訊安全長和安全領導者需要從基礎上將AI融入系統,”他說。通過將AI整合進安全基礎架構,組織能提升快速檢測和回應事件的能力,縮小攻擊者的機會窗口。
2. 教育與培訓員工應對AI驅動威脅
通過培養安全意識文化並設定使用AI工具的明確指南,公司能降低內部漏洞的風險。畢竟,人是複雜的,通常簡單的解決方案最有效。
“這不僅是抵禦外部攻擊,還要為員工使用AI作為‘生產力捷徑’設定界限,”Rogers解釋。
人為錯誤仍是網路安全的主要弱點。隨著AI生成的釣魚和社交工程攻擊變得更具說服力,教育員工認識這些不斷演變的威脅至關重要。定期培訓能幫助他們發現可疑活動,如意外的電子郵件或違反正常程序的異常請求。
3. 監控與規範員工的AI使用
AI技術在企業中被廣泛採用,但未經授權或未監控的使用——即所謂的“影子AI”——可能帶來嚴重的安全風險。員工可能無意中使用缺乏適當安全性的AI應用,導致數據洩露或合規問題。
“我們不能讓企業數據自由流入未經授權的AI環境,因此需要找到平衡,”Rogers指出。制定管理AI工具的政策、定期審計,以及確保所有AI應用符合公司安全標準,是管理這些風險的關鍵。
4. 與AI和網路安全專家合作
AI驅動威脅的複雜性意味著公司需要與AI和網路安全專家合作。與外部公司合作能讓組織獲得最新的威脅情報、尖端防禦技術,以及內部可能缺乏的專業技能。
AI驅動的攻擊需要傳統安全工具往往無法提供的精密防禦。AI增強的威脅檢測平台、安全瀏覽器和零信任存取控制能分析用戶行為、檢測異常,並阻止惡意行為者獲得未授權存取。
Rogers指出,創新的企業解決方案“是零信任安全拼圖中缺失的一塊。這些工具提供深入、細緻的安全控制,保護公共和私有網絡中的任何應用或資源。”
這些工具使用機器學習監控網絡活動,標記可疑模式並自動化事件回應,降低AI生成攻擊滲透企業系統的風險。
相關文章
AI模式識別:驅動智能系統創新
人工智能正在改變產業,但其能力的核心是什麼?模式識別,即檢測重複數據結構的能力,是其核心。本文探討模式識別在AI中的關鍵作用,提供專家見解和實際範例以闡明這一複雜主題。我們將探索模式識別為何至關重要、其與神經網絡的聯繫,以及對技術進步的影響。主要亮點模式識別是人工智能的支柱,支持其核心功能。神經網絡是檢測複雜模式的關鍵AI工具。模式識別使AI能夠學習、適應並做出明智決策。AI利用模式識別應用於預測
萬事達卡的Agent Pay增強AI搜尋與無縫交易
傳統搜尋平台和AI代理通常要求使用者在找到產品或服務後切換視窗以完成購買。萬事達卡通過將其支付網絡嵌入AI平台,正在革新這一流程,使交易能在同一生態系統內順暢進行。該公司推出了Agent Pay計畫,將萬事達卡的支付系統整合進AI聊天平台。在接受VentureBeat採訪時,萬事達卡首席數據與AI官員Greg Ulrich表示,Agent Pay「完成了代理搜尋的循環」。「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在平台內
使用AI打造令人驚嘆的獨立日圖像:2025年指南
隨著獨立日的臨近,充滿活力的視覺效果捕捉了自由與民族自豪感的核心。AI圖像生成器讓創建個性化的獨立日主題圖像變得輕而易舉。本指南探討如何使用2025年的最佳提示詞,打造可在8月15日分享的AI圖像。主要亮點探索用於獨立日圖像創作的頂尖AI提示詞。掌握AI工具,製作客製化的愛國視覺效果。設計包含自己或親友的節慶場景圖像。發現針對情侶主題的獨立日視覺提示詞。學習在AI生成的圖像中添加姓名和自訂文字。了
評論 (8)
0/200
FredLewis
2025-08-10 13:00:59
This article really opened my eyes to how sneaky cybercriminals are getting with AI! Using LLMs for phishing emails is wild—makes me wonder if my inbox is already compromised. 😅 Businesses better step up their game!
0
DavidGreen
2025-08-02 23:07:14
Super interesting read! AI-powered cyberattacks sound like something out of a sci-fi movie. It's wild how cybercriminals use LLMs for phishing—makes me wonder how businesses can keep up. Any tips for small startups to stay safe? 😬
0
DavidLewis
2025-07-23 13:31:54
This article really opened my eyes to how sneaky cybercriminals are getting with AI! 😱 Those personalized phishing emails sound like a nightmare. I wonder how businesses can keep up when AI is making attacks so sophisticated.
0
MateoAdams
2025-04-25 02:37:05
2025년 AI로 인한 사이버 위협을 대비하기 위한 비즈니스 필수 도구입니다! 팁들이 실용적이고 쉽게 적용할 수 있어요. 다만, 실제 사례가 더 필요할 것 같아요. 그래도 훌륭한 자원이에요! 👍
0
SamuelRoberts
2025-04-24 15:31:53
Esta ferramenta é essencial para qualquer negócio que deseje se proteger contra ameaças cibernéticas alimentadas por IA em 2025! As dicas são super práticas e fáceis de implementar. Minha única reclamação é que poderia ter mais exemplos do mundo real. Ainda assim, é um recurso sólido! 👍
0
ChristopherAllen
2025-04-23 11:36:08
¡Esta herramienta es imprescindible para cualquier negocio que quiera estar preparado para las amenazas cibernéticas impulsadas por IA en 2025! Los consejos son muy prácticos y fáciles de implementar. Mi única queja es que podría tener más ejemplos del mundo real. Aún así, es un recurso sólido! 👍
0
網路犯罪分子現正利用人工智慧(AI)提升其攻擊的每個階段。他們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LMs)創建高度個人化的釣魚電子郵件,從社交媒體和專業網絡中收集個人詳情。與此同時,生成對抗網絡(GANs)被用於製作深度偽造音頻和視頻,這些偽造內容可欺騙多因素身份驗證系統。即使是初級駭客也加入了行動,使用如WormGPT等自動化工具部署多態惡意軟體,這些惡意軟體能改變形態並規避傳統檢測方法。
這些不只是假設性威脅;它們正在發生。不調整安全策略的公司將面臨一波精密的網路威脅,不僅在2025年,而是持續下去。
想在AI時代保持領先?你有兩個選擇:將AI融入你的營運,或使用AI提升你的業務。
為了深入探討AI如何重塑企業安全,我與Island的首席客戶官、資深網路安全專家Bradon Rogers進行了對談。我們討論了數位安全的演變、早期威脅檢測,以及為你的團隊準備應對AI驅動攻擊的策略。但首先,讓我們先提供一些背景來設定討論的基礎。
為何AI網路安全威脅與眾不同
AI為惡意行為者提供了先進工具,使網路攻擊更具針對性、更具說服力且更難被發現。例如,今日的生成式AI系統能篩選大量個人資訊、企業通訊和社交媒體數據,打造看似來自可信來源的釣魚活動。當這些攻擊與能自動適應安全措施的惡意軟體結合時,攻擊的規模和效果顯著提升。
深度偽造技術更進一步,創造出逼真的視頻和音頻內容,從高管冒充詐騙到大規模誤導活動無所不包。我們已見證真實案例,如香港一家公司因深度偽造視頻會議被盜2500萬美元,以及多起AI生成語音片段誘騙人們向詐騙者轉帳的案例。
AI驅動的自動化網路攻擊還引入了“設定後無需管理”的系統,這些系統不斷尋找漏洞、適應對策並在無需人工介入的情況下利用弱點。2024年的AWS漏洞事件是一個顯著案例,當時AI驅動的惡意軟體繪製了網絡地圖,精準定位漏洞,並執行了一場複雜的攻擊,危害了數千個客戶帳戶。
這些事件顯示,AI不僅在增強現有網路威脅;它還催生了全新類型的安全風險。以下是Bradon Rogers建議的應對方法。
1. 實施零信任架構
面對AI增強的威脅,舊有的安全邊界模型已不足以應對。零信任架構遵循“永不信任,始終驗證”的原則,確保每個用戶、設備和應用程式在存取資源前都必須經過身份驗證和授權。這種方法最大程度降低了未授權存取的風險,即使攻擊者成功進入網絡。
“公司需要驗證每個用戶、設備和應用程式——包括AI——才能接觸關鍵數據或功能,”Rogers強調,這是最佳防禦策略。通過持續驗證身份並實施嚴格的存取控制,企業能縮小攻擊面並限制被入侵帳戶的損害。
雖然AI帶來了新挑戰,但它也提供了強大的防禦工具。AI驅動的安全解決方案能即時分析海量數據,發現異常和潛在威脅,這些是傳統方法可能忽略的。這些系統能適應新的攻擊模式,提供針對AI驅動網路攻擊的動態防禦。
Rogers警告說,AI在網路防禦中不應僅被視為另一項功能。“資訊安全長和安全領導者需要從基礎上將AI融入系統,”他說。通過將AI整合進安全基礎架構,組織能提升快速檢測和回應事件的能力,縮小攻擊者的機會窗口。
2. 教育與培訓員工應對AI驅動威脅
通過培養安全意識文化並設定使用AI工具的明確指南,公司能降低內部漏洞的風險。畢竟,人是複雜的,通常簡單的解決方案最有效。
“這不僅是抵禦外部攻擊,還要為員工使用AI作為‘生產力捷徑’設定界限,”Rogers解釋。
人為錯誤仍是網路安全的主要弱點。隨著AI生成的釣魚和社交工程攻擊變得更具說服力,教育員工認識這些不斷演變的威脅至關重要。定期培訓能幫助他們發現可疑活動,如意外的電子郵件或違反正常程序的異常請求。
3. 監控與規範員工的AI使用
AI技術在企業中被廣泛採用,但未經授權或未監控的使用——即所謂的“影子AI”——可能帶來嚴重的安全風險。員工可能無意中使用缺乏適當安全性的AI應用,導致數據洩露或合規問題。
“我們不能讓企業數據自由流入未經授權的AI環境,因此需要找到平衡,”Rogers指出。制定管理AI工具的政策、定期審計,以及確保所有AI應用符合公司安全標準,是管理這些風險的關鍵。
4. 與AI和網路安全專家合作
AI驅動威脅的複雜性意味著公司需要與AI和網路安全專家合作。與外部公司合作能讓組織獲得最新的威脅情報、尖端防禦技術,以及內部可能缺乏的專業技能。
AI驅動的攻擊需要傳統安全工具往往無法提供的精密防禦。AI增強的威脅檢測平台、安全瀏覽器和零信任存取控制能分析用戶行為、檢測異常,並阻止惡意行為者獲得未授權存取。
Rogers指出,創新的企業解決方案“是零信任安全拼圖中缺失的一塊。這些工具提供深入、細緻的安全控制,保護公共和私有網絡中的任何應用或資源。”
這些工具使用機器學習監控網絡活動,標記可疑模式並自動化事件回應,降低AI生成攻擊滲透企業系統的風險。




This article really opened my eyes to how sneaky cybercriminals are getting with AI! Using LLMs for phishing emails is wild—makes me wonder if my inbox is already compromised. 😅 Businesses better step up their game!




Super interesting read! AI-powered cyberattacks sound like something out of a sci-fi movie. It's wild how cybercriminals use LLMs for phishing—makes me wonder how businesses can keep up. Any tips for small startups to stay safe? 😬




This article really opened my eyes to how sneaky cybercriminals are getting with AI! 😱 Those personalized phishing emails sound like a nightmare. I wonder how businesses can keep up when AI is making attacks so sophisticated.




2025년 AI로 인한 사이버 위협을 대비하기 위한 비즈니스 필수 도구입니다! 팁들이 실용적이고 쉽게 적용할 수 있어요. 다만, 실제 사례가 더 필요할 것 같아요. 그래도 훌륭한 자원이에요! 👍




Esta ferramenta é essencial para qualquer negócio que deseje se proteger contra ameaças cibernéticas alimentadas por IA em 2025! As dicas são super práticas e fáceis de implementar. Minha única reclamação é que poderia ter mais exemplos do mundo real. Ainda assim, é um recurso sólido! 👍




¡Esta herramienta es imprescindible para cualquier negocio que quiera estar preparado para las amenazas cibernéticas impulsadas por IA en 2025! Los consejos son muy prácticos y fáciles de implementar. Mi única queja es que podría tener más ejemplos del mundo real. Aún así, es un recurso sólid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