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時代取勝:用AI建構或用AI發展業務

探索生成式AI的職業機會
生成式人工智慧(AI)為科技愛好者和商業策略家開啟了令人興奮的職業道路。與傳統技術不同,AI提供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徑:一條專注於開發AI技術,另一條則利用AI增強業務運營。
Aditya Challapally,微軟的關鍵人物兼史丹佛線上教育的講師,在其近期研究中深入探討了這兩條職業軌道。他的發現凸顯了AI在技術和商業環境中扮演的動態角色。
技術職業軌道
對於IT專業人士來說,為了應對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快速交付解決方案的競爭正在加劇。Challapally強調通過採用新工具,如GitHub Copilot、Cursor和Claude Code,保持領先的重要性。他在接受ZDNET採訪時分享道:「根據我的經驗,有效使用這些工具的開發者往往被稱為10倍程式設計師,即使其他人迎頭趕上,他們仍能保持競爭優勢。」
領域專長職業軌道
在商業領域,生成式AI不僅僅關於技術本身,更在於有效應用它來滿足特定行業需求。Challapally指出,隨著AI變得越來越普遍,真正的價值在於專業知識。他表示:「脫穎而出的專家是那些深入了解自己行業,並能精確指出AI能產生最大影響的人。」然而,他也警告說,單靠AI機器人無法傳達這種細膩的理解。
Challapally對50位商業領袖的訪談顯示,對AI專業知識的需求很高,技術與商業技能的融合變得越來越重要。他觀察到:「領袖們優先考慮這一點,超越了傳統任務,如項目管理或打造產品願景。」
橋接差距
根據商業領袖的看法,當今最受追捧的是那些能夠同時駕馭商業和技術領域的專業人士。這些人能夠制定產品願景,掌握程式設計基礎,並將技術能力與商業目標對齊。Challapally解釋道:「這關於將商業敏銳度與技術素養相結合。」
掌握AI工具
對於技術領域的人來說,掌握AI工具的使用至關重要。Challapally強調學會有效提示這些工具以獲得準確結果的重要性。他還警告不要低估這些工具,因為它們能顯著提升生產力,特別是對於較小的任務。他補充說:「頂尖專業人士每週都會花時間探索新模型和工具,即使大多數最終未被採用。」
給技術專業人士的建議
- 堅持基本原則:即使有了AI工具,傳統軟體工程原則,如模組化設計和系統思維,仍然至關重要。將快速的AI驅動開發與穩健的產品思維結合,能加速職業成長。
- 學習基礎知識:花費兩到四週時間獲得AI和生成式AI的基礎知識。熟悉ChatGPT和DALL-E等工具,並磨練你的提示工程技能。
- 成為提示大師:掌握提示的藝術至關重要,這可能需要四到六週的時間。從基本的輸入/輸出進展到進階技術,如多通道提示和JSON格式化,以確保AI模型輸出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 選擇你的路徑:在掌握基礎知識後,根據你的職業背景決定專業方向。企業專業人士可能專注於系統架構和AI整合,而獨立專業人士則可掌握低程式碼/無程式碼工具以及快速原型設計的基本程式設計。
給商業專業人士的建議
- 繪製你所在行業的AI地圖:花費兩到三週時間研究你所在領域現有的AI應用。了解什麼有效,什麼無效,以及新機會在哪裡。
- 了解用戶行為:花時間學習你所在行業的用戶如何與AI系統互動。在你的領域測試主要AI工具能提供寶貴的見解。
- 懂得如何行銷:隨著AI應用的激增,學習如何讓你的AI應用脫穎而出並吸引注意力至關重要。
Challapally還指出,雖然AI可以處理大約80%的簡單應用程式開發,但最後20%仍需技術專長進行除錯和現實世界的應用。他預計,對於簡單應用程式,這一比例可能很快提升至95%,但目前技術技能仍不可或缺。
相關文章
Qodo與Google Cloud合作為開發者提供免費AI程式碼審查工具
Qodo,一家專注於程式碼品質的以色列AI編碼新創公司,與Google Cloud合作推出夥伴關係,以提升AI生成軟體的完整性。隨著企業越來越依賴AI進行編碼,對強大監督和品質保證工具的需求日益增長。Qodo執行長Itamar Friedman指出,AI生成程式碼現已成為現代開發的核心。「想像一個未來,AI撰寫所有程式碼;人類無法全部審查,」Friedman說。「我們需要系統確保程式碼符合預期價值
DeepMind的AI在2025年數學奧林匹克奪金
DeepMind的AI在數學推理上實現驚人突破,在2025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奪得金牌,僅一年後即從2024年的銀牌躍升。此突破凸顯AI在解決需要人類創意的複雜抽象問題上的成長實力。本文探討DeepMind的轉型歷程、關鍵技術進展及此里程碑的廣泛影響。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重要性自1959年起,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一直是全球頂尖的高中生數學競賽。它以代數、幾何、數論及組合數學的六道複雜題目挑戰參賽
AI驅動的視差製作工具:打造動態2.5D動畫
將靜態圖像轉化為引人入勝的2.5D動畫,使用Parallax Maker。此開源工具賦予藝術家和遊戲開發者為其作品注入深度與動態的能力。透過利用Stability AI API,Parallax Maker確保即使在普通硬體上也能實現流暢的工作流程。探索此工具的功能以及如何提升您的創意項目。主要亮點Parallax Maker是一個用於製作2.5D動畫的開源解決方案。它將圖像轉化為與Blender
評論 (6)
0/200
GeorgeMiller
2025-07-23 13:25:20
AI careers sound thrilling! Building AI tech or weaving it into business strategy—both paths spark innovation. I’m curious, which route feels more impactful to you? 🚀
0
RogerGonzalez
2025-06-02 01:16:48
¡La IA generativa es alucinante! Me intriga cómo puede ayudar a los negocios, aunque me preocupa si las empresas pequeñas podrán competir con los gigantes usando esto. 🧐 ¡Quiero aprender más!
0
DanielWalker
2025-06-01 22:10:21
L’IA générative, c’est fascinant ! Je me demande si ça va vraiment révolutionner le marché du travail ou si c’est juste un buzz. Des opportunités sympas, mais j’espère que l’éthique suivra. 🤔
0
GaryLewis
2025-05-31 23:15:33
Wow, generative AI sounds like a game-changer! Exciting to see so many career paths opening up, especially for non-tech folks like me who could use AI to boost business ideas. 🚀 Curious how fast this’ll shake up industries!
0
WillieAnderson
2025-05-31 20:02:06
생성 AI가 이렇게 다양한 기회를 열어준다니 놀랍다! 기술 개발보다 비즈니스 활용이 더 끌리네. 근데 AI 윤리 문제는 좀 걱정돼... 😅
0
探索生成式AI的職業機會
生成式人工智慧(AI)為科技愛好者和商業策略家開啟了令人興奮的職業道路。與傳統技術不同,AI提供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徑:一條專注於開發AI技術,另一條則利用AI增強業務運營。
Aditya Challapally,微軟的關鍵人物兼史丹佛線上教育的講師,在其近期研究中深入探討了這兩條職業軌道。他的發現凸顯了AI在技術和商業環境中扮演的動態角色。
技術職業軌道
對於IT專業人士來說,為了應對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快速交付解決方案的競爭正在加劇。Challapally強調通過採用新工具,如GitHub Copilot、Cursor和Claude Code,保持領先的重要性。他在接受ZDNET採訪時分享道:「根據我的經驗,有效使用這些工具的開發者往往被稱為10倍程式設計師,即使其他人迎頭趕上,他們仍能保持競爭優勢。」
領域專長職業軌道
在商業領域,生成式AI不僅僅關於技術本身,更在於有效應用它來滿足特定行業需求。Challapally指出,隨著AI變得越來越普遍,真正的價值在於專業知識。他表示:「脫穎而出的專家是那些深入了解自己行業,並能精確指出AI能產生最大影響的人。」然而,他也警告說,單靠AI機器人無法傳達這種細膩的理解。
Challapally對50位商業領袖的訪談顯示,對AI專業知識的需求很高,技術與商業技能的融合變得越來越重要。他觀察到:「領袖們優先考慮這一點,超越了傳統任務,如項目管理或打造產品願景。」
橋接差距
根據商業領袖的看法,當今最受追捧的是那些能夠同時駕馭商業和技術領域的專業人士。這些人能夠制定產品願景,掌握程式設計基礎,並將技術能力與商業目標對齊。Challapally解釋道:「這關於將商業敏銳度與技術素養相結合。」
掌握AI工具
對於技術領域的人來說,掌握AI工具的使用至關重要。Challapally強調學會有效提示這些工具以獲得準確結果的重要性。他還警告不要低估這些工具,因為它們能顯著提升生產力,特別是對於較小的任務。他補充說:「頂尖專業人士每週都會花時間探索新模型和工具,即使大多數最終未被採用。」
給技術專業人士的建議
- 堅持基本原則:即使有了AI工具,傳統軟體工程原則,如模組化設計和系統思維,仍然至關重要。將快速的AI驅動開發與穩健的產品思維結合,能加速職業成長。
- 學習基礎知識:花費兩到四週時間獲得AI和生成式AI的基礎知識。熟悉ChatGPT和DALL-E等工具,並磨練你的提示工程技能。
- 成為提示大師:掌握提示的藝術至關重要,這可能需要四到六週的時間。從基本的輸入/輸出進展到進階技術,如多通道提示和JSON格式化,以確保AI模型輸出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 選擇你的路徑:在掌握基礎知識後,根據你的職業背景決定專業方向。企業專業人士可能專注於系統架構和AI整合,而獨立專業人士則可掌握低程式碼/無程式碼工具以及快速原型設計的基本程式設計。
給商業專業人士的建議
- 繪製你所在行業的AI地圖:花費兩到三週時間研究你所在領域現有的AI應用。了解什麼有效,什麼無效,以及新機會在哪裡。
- 了解用戶行為:花時間學習你所在行業的用戶如何與AI系統互動。在你的領域測試主要AI工具能提供寶貴的見解。
- 懂得如何行銷:隨著AI應用的激增,學習如何讓你的AI應用脫穎而出並吸引注意力至關重要。
Challapally還指出,雖然AI可以處理大約80%的簡單應用程式開發,但最後20%仍需技術專長進行除錯和現實世界的應用。他預計,對於簡單應用程式,這一比例可能很快提升至95%,但目前技術技能仍不可或缺。



AI careers sound thrilling! Building AI tech or weaving it into business strategy—both paths spark innovation. I’m curious, which route feels more impactful to you? 🚀




¡La IA generativa es alucinante! Me intriga cómo puede ayudar a los negocios, aunque me preocupa si las empresas pequeñas podrán competir con los gigantes usando esto. 🧐 ¡Quiero aprender más!




L’IA générative, c’est fascinant ! Je me demande si ça va vraiment révolutionner le marché du travail ou si c’est juste un buzz. Des opportunités sympas, mais j’espère que l’éthique suivra. 🤔




Wow, generative AI sounds like a game-changer! Exciting to see so many career paths opening up, especially for non-tech folks like me who could use AI to boost business ideas. 🚀 Curious how fast this’ll shake up industries!




생성 AI가 이렇게 다양한 기회를 열어준다니 놀랍다! 기술 개발보다 비즈니스 활용이 더 끌리네. 근데 AI 윤리 문제는 좀 걱정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