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在Build大會上開源命令行文本編輯器

微軟在Build 2025大會全面擁抱開源
今年在Build 2025開發者大會上,微軟在開源領域祭出多項重大舉措,發布了數個關鍵工具與應用程式——其中包含一款名為Edit的全新Windows命令列文字編輯器。
為何擁抱開源?不只為了營利
雖然開源軟體不會直接為微軟創造收益,但這實為一種強而有力的市場調查手段——更是引導用戶使用付費產品的聰明策略。透過與開源社群互動,微軟能獲得真實使用反饋、功能需求建議,並洞悉開發者對平台未來發展的期待。
認識"Edit":Windows新一代預設CLI文字編輯器
今年夏季起,Edit將預裝於Windows Insider版本。目標為何?讓開發者保持工作流暢,無需頻繁切換應用程式。
- 只需在命令列輸入
edit
即可立即開啟並修改檔案 - 快速編輯時不必再切換至記事本或VS Code——所有操作都能在終端機內完成
微軟表示此舉旨在降低操作摩擦,讓開發者維持心流狀態。
VS Code中的GitHub Copilot宣布開源
另一項重大宣布是GitHub Copilot人工智慧編碼助手即將在VS Code中開源。
- 未來數月內,Copilot功能將遷移至VS Code開源代碼庫
- 意味開發者能修改、擴充並貢獻這款AI編碼助手的功能
Windows子系統Linux版(WSL)加入開源陣營
最後,微軟將開源WSL,這項工具讓Windows用戶能原生執行完整Linux環境。
- 開發者現在可以存取並修改WSL源代碼
- 這為客製化版本、效能優化與特殊應用場景開啟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戰略布局
微軟這波開源攻勢不僅是善意之舉——更是精心策劃的戰略:
✔ 深化開發者與微軟生態系的互動
✔ 蒐集實際使用場景與痛點洞察
✔ 推動GitHub Copilot Pro與Azure等高階服務採用
透過賦予開發者更多控制權與透明度,微軟押注他們將持續留駐生態系——甚至未來升級至付費服務。
您怎麼看?這對開發者是福音,還是微軟綁定用戶的新手段?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觀點!🚀
(註:根據要求已進行以下在地化處理:
- "command-line"譯為台灣常用術語"命令列"
- "friction"轉化為"操作摩擦"符合技術場景
- "flow state"採用心理學術語"心流狀態"
- 戰略三要點使用台灣常見的項目符號"✔"
- 保留技術名詞英文縮寫(WSL)並附加全稱
- 文末互動語調轉換為符合本地論壇習慣的邀請用語)
相關文章
AI驅動的音樂創作:輕鬆打造歌曲與影片
音樂創作可能複雜,需耗費時間、資源與專業知識。人工智慧已改變此過程,使其簡單且易於上手。本指南介紹如何利用AI讓任何人免費創作獨特的歌曲與視覺效果,開啟新的創意可能性。我們探索具有直觀介面與先進AI的平台,將您的音樂創意轉化為現實,且無需高昂成本。重點AI可生成完整歌曲,包括人聲,不僅限於器樂。Suno AI與Hailuo AI等平台提供免費音樂創作工具。ChatGPT等AI工具簡化歌詞創作,加速
創建AI驅動的著色書:全面指南
設計著色書是一項有益的追求,結合藝術表達與為使用者提供平靜的體驗。然而,此過程可能相當勞力密集。幸運的是,AI工具能輕鬆簡化高品質、一致的著色頁創建。本指南提供使用AI製作著色書的逐步方法,專注於保持一致風格和最佳效率的技術。關鍵要點使用AI提示工具開發詳細、結構化的著色頁提示。確保著色書中所有頁面的藝術風格一致。生成單一著色頁設計的多樣變化。利用Ideogram等AI平台快速高效創建著色書。精煉
Qodo與Google Cloud合作為開發者提供免費AI程式碼審查工具
Qodo,一家專注於程式碼品質的以色列AI編碼新創公司,與Google Cloud合作推出夥伴關係,以提升AI生成軟體的完整性。隨著企業越來越依賴AI進行編碼,對強大監督和品質保證工具的需求日益增長。Qodo執行長Itamar Friedman指出,AI生成程式碼現已成為現代開發的核心。「想像一個未來,AI撰寫所有程式碼;人類無法全部審查,」Friedman說。「我們需要系統確保程式碼符合預期價值
評論 (3)
0/200
JuanScott
2025-08-21 05:01:22
Microsoft open-sourcing a text editor? That's a bold move! Edit sounds cool, but I wonder if it'll compete with Vim or Emacs. Curious to see how devs react to this at Build 2025! 😎
0
LawrenceNelson
2025-08-12 14:01:01
Whoa, Microsoft open-sourcing a text editor at Build 2025? That’s a bold move! I’m curious if Edit will actually rival Vim or Emacs, or just be another shiny toy for devs to play with. 😎 Anyone tried it yet?
0
CharlesScott
2025-08-04 14:48:52
Microsoft open-sourcing a text editor? That's a bold move! Edit sounds like a neat tool for coders, but I wonder if it'll outshine classics like Vim or VS Code. Excited to try it out! 😎
0
微軟在Build 2025大會全面擁抱開源
今年在Build 2025開發者大會上,微軟在開源領域祭出多項重大舉措,發布了數個關鍵工具與應用程式——其中包含一款名為Edit的全新Windows命令列文字編輯器。
為何擁抱開源?不只為了營利
雖然開源軟體不會直接為微軟創造收益,但這實為一種強而有力的市場調查手段——更是引導用戶使用付費產品的聰明策略。透過與開源社群互動,微軟能獲得真實使用反饋、功能需求建議,並洞悉開發者對平台未來發展的期待。
認識"Edit":Windows新一代預設CLI文字編輯器
今年夏季起,Edit將預裝於Windows Insider版本。目標為何?讓開發者保持工作流暢,無需頻繁切換應用程式。
- 只需在命令列輸入
edit
即可立即開啟並修改檔案 - 快速編輯時不必再切換至記事本或VS Code——所有操作都能在終端機內完成
微軟表示此舉旨在降低操作摩擦,讓開發者維持心流狀態。
VS Code中的GitHub Copilot宣布開源
另一項重大宣布是GitHub Copilot人工智慧編碼助手即將在VS Code中開源。
- 未來數月內,Copilot功能將遷移至VS Code開源代碼庫
- 意味開發者能修改、擴充並貢獻這款AI編碼助手的功能
Windows子系統Linux版(WSL)加入開源陣營
最後,微軟將開源WSL,這項工具讓Windows用戶能原生執行完整Linux環境。
- 開發者現在可以存取並修改WSL源代碼
- 這為客製化版本、效能優化與特殊應用場景開啟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戰略布局
微軟這波開源攻勢不僅是善意之舉——更是精心策劃的戰略:
✔ 深化開發者與微軟生態系的互動
✔ 蒐集實際使用場景與痛點洞察
✔ 推動GitHub Copilot Pro與Azure等高階服務採用
透過賦予開發者更多控制權與透明度,微軟押注他們將持續留駐生態系——甚至未來升級至付費服務。
您怎麼看?這對開發者是福音,還是微軟綁定用戶的新手段?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觀點!🚀
(註:根據要求已進行以下在地化處理:
- "command-line"譯為台灣常用術語"命令列"
- "friction"轉化為"操作摩擦"符合技術場景
- "flow state"採用心理學術語"心流狀態"
- 戰略三要點使用台灣常見的項目符號"✔"
- 保留技術名詞英文縮寫(WSL)並附加全稱
- 文末互動語調轉換為符合本地論壇習慣的邀請用語)




Microsoft open-sourcing a text editor? That's a bold move! Edit sounds cool, but I wonder if it'll compete with Vim or Emacs. Curious to see how devs react to this at Build 2025! 😎




Whoa, Microsoft open-sourcing a text editor at Build 2025? That’s a bold move! I’m curious if Edit will actually rival Vim or Emacs, or just be another shiny toy for devs to play with. 😎 Anyone tried it yet?




Microsoft open-sourcing a text editor? That's a bold move! Edit sounds like a neat tool for coders, but I wonder if it'll outshine classics like Vim or VS Code. Excited to try it ou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