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增強藥物製造:YC支持的反應方向

人工智能正在改變化學領域,英國劍橋的初創公司ReactWise,由Y Combinator支持,處於領先地位。他們利用AI加速化學製造,這是新藥上市的關鍵步驟。
一旦在實驗室中發現有潛力的藥物,製藥公司需要生產更多數量以進行臨床試驗。ReactWise推出其“化學過程優化的AI副駕駛”,聲稱可將標準試錯過程加速30倍。
“製造藥物很像烹飪,”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ander Pomberger在接受TechCrunch採訪時解釋道。“你需要找到最佳配方,以高純度和高產量製造藥物。”傳統上,行業依賴試錯或員工專業知識進行“過程開發”。但通過自動化,ReactWise旨在減少找到完美配方所需的迭代次數。
該初創公司正致力於“一次預測”,即AI幾乎立即預測出理想實驗,無需多次迭代。Pomberger相信他們將在兩年內實現這一目標。即使現在,他們的機器學習模型也能顯著減少所需迭代次數,節省時間和資源。
Pomberger是一名化學家,曾在大藥廠工作,親眼見證行業的繁瑣與試錯特性。ReactWise將他五年的學術研究濃縮成他所稱的“簡單軟體”。這項研究專注於使用機器人工作流程和AI自動化化學合成。
為建立AI模型,ReactWise在實驗室進行了數千次反應,使用“高通量篩選”方法一次測試300個反應,加速訓練數據收集。Pomberger指出,在製藥行業中,重複使用少數幾種反應類型。通過為這些關鍵反應生成數千個數據點,他們能訓練出基礎反應模型,深入理解化學。這意味著當客戶需要開發可擴展的過程時,無需從頭開始。
該初創公司去年八月開始收集這些反應類型,計劃在夏季完成,目標是2萬個化學數據點,涵蓋最重要的反應。傳統上,獲得單一數據點可能需要化學家一到三天,成本高昂且耗時。
目前,ReactWise專注於小分子藥物的製造過程,這些藥物可用於多種疾病。但Pomberger認為還有其他應用潛力,包括與兩家材料製造商合作開發聚合物藥物傳遞。
ReactWise的自動化還包括可與機器人實驗室設備介接的軟體,提升藥物製造的精確度。他們不製造機器人設備,但若客戶有設備,他們可驅動它。
ReactWise成立於2024年7月,目前與製藥公司進行12項試驗,預計今年晚些時候首次全面部署其訂閱軟體。他們與一些大藥廠合作,但尚未公開名稱。
ReactWise最近在種子輪融資中籌集340萬美元,包括來自YC的50萬美元和Innovate U.K.的120萬英鎊補助。其餘來自未公開的風險投資者和天使投資者,致力於推進AI驅動的可持續製藥製造。
雖然ReactWise專注於藥物開發鏈的特定部分,Pomberger認為加速此過程可顯著縮短新藥上市時間。典型藥物開發週期為10至12年,過程開發需一至兩年。通過平均縮短60%,ReactWise能產生實質影響。
其他初創公司正將AI應用於藥物開發的不同方面,因此隨著更多自動化創新整合,可能產生複合效應。但在藥物製造方面,Pomberger認為ReactWise領先。他們與傳統軟體如JMP及其他使用AI的競爭者競爭,但ReactWise對高質量化學反應數據集的掌握使其脫穎而出。
“我們是唯一在內部生成這些高質量數據集的公司,”Pomberger說。“大多數競爭者基於輸入提供軟體和指示。但我們提供預訓練模型,深入理解化學。客戶可告訴我們他們感興趣的反應,按下開始,我們從第一天起提供過程推薦,基於我們在實驗室的所有前期工作。這是目前沒人做的事情。”
相關文章
AI驅動的音樂創作:輕鬆打造歌曲與影片
音樂創作可能複雜,需耗費時間、資源與專業知識。人工智慧已改變此過程,使其簡單且易於上手。本指南介紹如何利用AI讓任何人免費創作獨特的歌曲與視覺效果,開啟新的創意可能性。我們探索具有直觀介面與先進AI的平台,將您的音樂創意轉化為現實,且無需高昂成本。重點AI可生成完整歌曲,包括人聲,不僅限於器樂。Suno AI與Hailuo AI等平台提供免費音樂創作工具。ChatGPT等AI工具簡化歌詞創作,加速
創建AI驅動的著色書:全面指南
設計著色書是一項有益的追求,結合藝術表達與為使用者提供平靜的體驗。然而,此過程可能相當勞力密集。幸運的是,AI工具能輕鬆簡化高品質、一致的著色頁創建。本指南提供使用AI製作著色書的逐步方法,專注於保持一致風格和最佳效率的技術。關鍵要點使用AI提示工具開發詳細、結構化的著色頁提示。確保著色書中所有頁面的藝術風格一致。生成單一著色頁設計的多樣變化。利用Ideogram等AI平台快速高效創建著色書。精煉
Qodo與Google Cloud合作為開發者提供免費AI程式碼審查工具
Qodo,一家專注於程式碼品質的以色列AI編碼新創公司,與Google Cloud合作推出夥伴關係,以提升AI生成軟體的完整性。隨著企業越來越依賴AI進行編碼,對強大監督和品質保證工具的需求日益增長。Qodo執行長Itamar Friedman指出,AI生成程式碼現已成為現代開發的核心。「想像一個未來,AI撰寫所有程式碼;人類無法全部審查,」Friedman說。「我們需要系統確保程式碼符合預期價值
評論 (49)
0/200
ScottMitchell
2025-08-20 21:01:18
Wow, AI in drug manufacturing sounds like a game-changer! ReactWise is killing it by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Can't wait to see how this cuts down the time to get new meds out there! 🚀
0
DanielPerez
2025-08-15 23:00:59
AI speeding up drug production is wild! ReactWise is killing it—hope this means faster meds for everyone. 🚀
0
WillNelson
2025-07-23 12:59:47
This is wild! AI speeding up drug manufacturing sounds like sci-fi coming to life. ReactWise is killing it, but I wonder how this shakes up the pharma game—faster drugs, but at what cost? 🤔
0
KevinDavis
2025-07-23 12:59:47
This is wild! AI speeding up drug production sounds like sci-fi coming to life. ReactWise is killing it, but I wonder how this impacts smaller labs trying to keep up. 🤔
0
GaryJones
2025-04-24 02:14:11
ReactWise is doing some cool stuff with AI in drug manufacturing! It's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which is great for getting new drugs out faster. But, it's still early days, and I hope they keep improving the accuracy. Exciting times ahead! 🚀💊
0
HarryAllen
2025-04-22 19:56:59
AI Boosts Drug Manufacturing is a game-changer! ReactWise is doing amazing work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It's crazy how AI can help get new drugs to market faster. The only downside is it's still early days, so there's room for improvement. Excited to see where this goes! 🚀
0
人工智能正在改變化學領域,英國劍橋的初創公司ReactWise,由Y Combinator支持,處於領先地位。他們利用AI加速化學製造,這是新藥上市的關鍵步驟。
一旦在實驗室中發現有潛力的藥物,製藥公司需要生產更多數量以進行臨床試驗。ReactWise推出其“化學過程優化的AI副駕駛”,聲稱可將標準試錯過程加速30倍。
“製造藥物很像烹飪,”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ander Pomberger在接受TechCrunch採訪時解釋道。“你需要找到最佳配方,以高純度和高產量製造藥物。”傳統上,行業依賴試錯或員工專業知識進行“過程開發”。但通過自動化,ReactWise旨在減少找到完美配方所需的迭代次數。
該初創公司正致力於“一次預測”,即AI幾乎立即預測出理想實驗,無需多次迭代。Pomberger相信他們將在兩年內實現這一目標。即使現在,他們的機器學習模型也能顯著減少所需迭代次數,節省時間和資源。
Pomberger是一名化學家,曾在大藥廠工作,親眼見證行業的繁瑣與試錯特性。ReactWise將他五年的學術研究濃縮成他所稱的“簡單軟體”。這項研究專注於使用機器人工作流程和AI自動化化學合成。
為建立AI模型,ReactWise在實驗室進行了數千次反應,使用“高通量篩選”方法一次測試300個反應,加速訓練數據收集。Pomberger指出,在製藥行業中,重複使用少數幾種反應類型。通過為這些關鍵反應生成數千個數據點,他們能訓練出基礎反應模型,深入理解化學。這意味著當客戶需要開發可擴展的過程時,無需從頭開始。
該初創公司去年八月開始收集這些反應類型,計劃在夏季完成,目標是2萬個化學數據點,涵蓋最重要的反應。傳統上,獲得單一數據點可能需要化學家一到三天,成本高昂且耗時。
目前,ReactWise專注於小分子藥物的製造過程,這些藥物可用於多種疾病。但Pomberger認為還有其他應用潛力,包括與兩家材料製造商合作開發聚合物藥物傳遞。
ReactWise的自動化還包括可與機器人實驗室設備介接的軟體,提升藥物製造的精確度。他們不製造機器人設備,但若客戶有設備,他們可驅動它。
ReactWise成立於2024年7月,目前與製藥公司進行12項試驗,預計今年晚些時候首次全面部署其訂閱軟體。他們與一些大藥廠合作,但尚未公開名稱。
ReactWise最近在種子輪融資中籌集340萬美元,包括來自YC的50萬美元和Innovate U.K.的120萬英鎊補助。其餘來自未公開的風險投資者和天使投資者,致力於推進AI驅動的可持續製藥製造。
雖然ReactWise專注於藥物開發鏈的特定部分,Pomberger認為加速此過程可顯著縮短新藥上市時間。典型藥物開發週期為10至12年,過程開發需一至兩年。通過平均縮短60%,ReactWise能產生實質影響。
其他初創公司正將AI應用於藥物開發的不同方面,因此隨著更多自動化創新整合,可能產生複合效應。但在藥物製造方面,Pomberger認為ReactWise領先。他們與傳統軟體如JMP及其他使用AI的競爭者競爭,但ReactWise對高質量化學反應數據集的掌握使其脫穎而出。
“我們是唯一在內部生成這些高質量數據集的公司,”Pomberger說。“大多數競爭者基於輸入提供軟體和指示。但我們提供預訓練模型,深入理解化學。客戶可告訴我們他們感興趣的反應,按下開始,我們從第一天起提供過程推薦,基於我們在實驗室的所有前期工作。這是目前沒人做的事情。”




Wow, AI in drug manufacturing sounds like a game-changer! ReactWise is killing it by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Can't wait to see how this cuts down the time to get new meds out there! 🚀




AI speeding up drug production is wild! ReactWise is killing it—hope this means faster meds for everyone. 🚀




This is wild! AI speeding up drug manufacturing sounds like sci-fi coming to life. ReactWise is killing it, but I wonder how this shakes up the pharma game—faster drugs, but at what cost? 🤔




This is wild! AI speeding up drug production sounds like sci-fi coming to life. ReactWise is killing it, but I wonder how this impacts smaller labs trying to keep up. 🤔




ReactWise is doing some cool stuff with AI in drug manufacturing! It's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which is great for getting new drugs out faster. But, it's still early days, and I hope they keep improving the accuracy. Exciting times ahead! 🚀💊




AI Boosts Drug Manufacturing is a game-changer! ReactWise is doing amazing work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It's crazy how AI can help get new drugs to market faster. The only downside is it's still early days, so there's room for improvement. Excited to see where this go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