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Prover-V2 推进数学推理通过连接非正式和正式证明
DeepSeek-Prover-V2:弥合AI与正式数学证明之间的差距
多年来,人工智能在正式数学推理方面一直面临困难——这一领域不仅需要计算能力,还需要深刻的理论理解和精确的逻辑结构。虽然像DeepSeek-R1这样的AI模型在非正式推理方面表现出色,但正式定理证明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直到现在。
DeepSeek-AI推出了DeepSeek-Prover-V2,一款开源AI模型,能够将直观的数学推理转化为严谨的、机器可验证的证明。这一突破可能彻底改变数学家、研究人员甚至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方式。
为什么正式数学推理对AI来说很难
数学家通常依赖直觉、模式识别和高层推理来解决问题。他们会跳过看似显而易见的步骤,做出有根据的猜测,并不断优化方法。但正式定理证明完全不同——它要求绝对精确,每一个逻辑步骤都必须明确陈述和证明。
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解决竞赛级数学问题时,使用自然语言推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然而,它们仍难以将这些非正式解法转化为正式系统可检查的完全可验证的证明。为什么?因为人类推理常常包含捷径、隐含假设和省略的步骤——这些是正式验证无法容忍的。
DeepSeek-Prover-V2正面应对这一挑战。它结合了类人推理的灵活性和正式逻辑的严谨性,构建了直观问题解决与机器可验证证明之间的桥梁。
DeepSeek-Prover-V2的工作原理:两阶段方法
1. 将问题分解为子目标
DeepSeek-Prover-V2没有试图一次性解决整个定理(这对人类来说也常常过于复杂),而是将问题分解为更小、可管理的子目标。这些子目标就像垫脚石,引导模型走向完整的证明。
- 首先,DeepSeek-V3(一款通用LLM)使用自然语言分析问题。
- 然后,它将直观推理转化为正式逻辑,确保每个步骤都可被机器读取。
- 最后,系统将这些子证明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可验证的解法。
这种方法模仿了数学家的工作方式——一次处理一个引理,而不是试图一步完成整个证明。
2. 使用强化学习优化证明
在基于合成数据的初始训练后,DeepSeek-Prover-V2使用强化学习(RL)来优化其推理。模型会收到关于其证明是否正确的反馈,学习哪些策略最有效。
一个关键创新是一致性奖励机制,它确保最终证明与分解的子目标保持一致。没有这一机制,模型可能会生成结构上不一致的证明——这是早期AI定理证明器中的常见问题。
基准测试表现:实际效果如何?
DeepSeek-Prover-V2在多个数学基准测试中进行了严格测试,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
✅ MiniF2F-test – 在正式定理证明中表现强劲。
✅ PutnamBench – 解决了来自著名的威廉·洛威尔·普特南数学竞赛的658个问题中的49个。
✅ AIME问题 – 成功解决了近期美国数学邀请赛(AIME)选定问题的15个中的6个。
有趣的是,DeepSeek-V3(不具备正式证明生成功能)通过多数投票解决了这些AIME问题中的8个,表明在某些情况下,非正式推理仍有优势。然而,DeepSeek-Prover-V2能够生成可验证的证明,使其在正式数学领域具有革命性意义。
仍面临的挑战
- 组合数学问题仍然是一个挑战,提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某些证明仍需依赖类人直觉,这是正式系统难以复制的。
推出ProverBench:AI数学的新基准
为了进一步推动AI的数学推理能力,DeepSeek研究人员推出了ProverBench,一个包含325个形式化问题的新基准,包括:
- 15个AIME竞赛问题(测试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
- 涵盖数论、代数、微积分和实分析的教科书和教程问题。
这一基准确保AI模型不仅依赖记忆,而是通过真正的数学推理进行测试。
开源与未来应用
DeepSeek-Prover-V2最激动人心的特点之一是其在Hugging Face等平台上的开源可用性。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开发者可以访问:
- 轻量级7B参数版本,便于实验。
- 高性能67B参数版本,适用于高性能定理证明。
潜在应用场景
🔹 自动化证明验证 – 数学家可以使用AI检查他们的工作。
🔹 辅助定理证明 – AI可以建议证明策略或中间引理。
🔹 教育工具 – 学生可以在AI指导下学习正式推理。
🔹 未来AI发展 – DeepSeek-Prover-V2的技术可改善软件验证、密码学等领域中的推理能力。
未来:迈向IMO级证明?
DeepSeek-AI的目标是扩展这项技术,以应对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级问题——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可能重新定义AI在数学中的角色。
随着DeepSeek-Prover-V2等模型的不断发展,它们不仅可以协助数学家,还可能发现新定理、自动化繁琐验证,甚至启发新的研究分支。
最终思考
DeepSeek-Prover-V2代表了AI处理正式数学推理能力的重大飞跃。通过融合人类直觉与机器精确性,它为研究、教育和AI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因为它是开源的,创新潜力无限。无论你是数学家、开发者还是AI爱好者,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突破。🚀
相关文章
Salesforce发布Slack AI数字队友对抗Microsoft Copilot
Salesforce推出全新职场AI策略,在Slack对话中引入专业“数字队友”,公司于周一公布。新工具Agentforce in Slack使企业能够创建和部署任务特定AI代理,搜索职场聊天,访问公司数据,并在员工日常使用的消息平台内执行操作。“正如专业员工协作解决问题,我们的客户需要AI代理协同工作,为客户和员工解决问题,”Salesforce Slack首席产品官Rob Seaman在Ven
AI在嘻哈中的角色:创新工具还是创意捷径?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日常生活,音乐领域也感受到这种变化。在嘻哈中,新型AI系统旨在改变曲目制作、歌词创作和现场演出。本文探讨AI在嘻哈中的地位,权衡它是对艺术家的助力还是削弱真正创新的道具。我们将审视其优势、道德难题以及它可能如何塑造嘻哈未来的氛围。 主要亮点AI工具现在更常用于嘻哈的节拍制作、混音和后期处理。关于创作归属、原创性和真正艺术性的道德争论不断涌现。AI可能为更多创作者打造高质量曲目打开
甲骨文400亿美元英伟达芯片投资助推德克萨斯AI数据中心
据《金融时报》报道,甲骨文计划投资约400亿美元购买英伟达芯片,为OpenAI在德克萨斯州开发的大型新数据中心提供动力。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芯片收购交易之一,凸显了对AI计算资源激增的需求。该设施位于德克萨斯州阿比林,是美国首个“星门”数据中心。由OpenAI和软银支持,这是构建大规模AI基础设施的更广泛计划的一部分。该德克萨斯中心计划于明年完工,将提供1.2吉瓦的计算能力,使其跻身全球最大数据中心
评论 (1)
0/200
RoySmith
2025-08-02 23:07:14
This AI tackling formal proofs is wild! It's like watching a robot solve a puzzle humans sweat over. Can't wait to see how it shakes up math education! 😎
0
DeepSeek-Prover-V2:弥合AI与正式数学证明之间的差距
多年来,人工智能在正式数学推理方面一直面临困难——这一领域不仅需要计算能力,还需要深刻的理论理解和精确的逻辑结构。虽然像DeepSeek-R1这样的AI模型在非正式推理方面表现出色,但正式定理证明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直到现在。
DeepSeek-AI推出了DeepSeek-Prover-V2,一款开源AI模型,能够将直观的数学推理转化为严谨的、机器可验证的证明。这一突破可能彻底改变数学家、研究人员甚至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方式。
为什么正式数学推理对AI来说很难
数学家通常依赖直觉、模式识别和高层推理来解决问题。他们会跳过看似显而易见的步骤,做出有根据的猜测,并不断优化方法。但正式定理证明完全不同——它要求绝对精确,每一个逻辑步骤都必须明确陈述和证明。
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解决竞赛级数学问题时,使用自然语言推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然而,它们仍难以将这些非正式解法转化为正式系统可检查的完全可验证的证明。为什么?因为人类推理常常包含捷径、隐含假设和省略的步骤——这些是正式验证无法容忍的。
DeepSeek-Prover-V2正面应对这一挑战。它结合了类人推理的灵活性和正式逻辑的严谨性,构建了直观问题解决与机器可验证证明之间的桥梁。
DeepSeek-Prover-V2的工作原理:两阶段方法
1. 将问题分解为子目标
DeepSeek-Prover-V2没有试图一次性解决整个定理(这对人类来说也常常过于复杂),而是将问题分解为更小、可管理的子目标。这些子目标就像垫脚石,引导模型走向完整的证明。
- 首先,DeepSeek-V3(一款通用LLM)使用自然语言分析问题。
- 然后,它将直观推理转化为正式逻辑,确保每个步骤都可被机器读取。
- 最后,系统将这些子证明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可验证的解法。
这种方法模仿了数学家的工作方式——一次处理一个引理,而不是试图一步完成整个证明。
2. 使用强化学习优化证明
在基于合成数据的初始训练后,DeepSeek-Prover-V2使用强化学习(RL)来优化其推理。模型会收到关于其证明是否正确的反馈,学习哪些策略最有效。
一个关键创新是一致性奖励机制,它确保最终证明与分解的子目标保持一致。没有这一机制,模型可能会生成结构上不一致的证明——这是早期AI定理证明器中的常见问题。
基准测试表现:实际效果如何?
DeepSeek-Prover-V2在多个数学基准测试中进行了严格测试,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
✅ MiniF2F-test – 在正式定理证明中表现强劲。
✅ PutnamBench – 解决了来自著名的威廉·洛威尔·普特南数学竞赛的658个问题中的49个。
✅ AIME问题 – 成功解决了近期美国数学邀请赛(AIME)选定问题的15个中的6个。
有趣的是,DeepSeek-V3(不具备正式证明生成功能)通过多数投票解决了这些AIME问题中的8个,表明在某些情况下,非正式推理仍有优势。然而,DeepSeek-Prover-V2能够生成可验证的证明,使其在正式数学领域具有革命性意义。
仍面临的挑战
- 组合数学问题仍然是一个挑战,提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某些证明仍需依赖类人直觉,这是正式系统难以复制的。
推出ProverBench:AI数学的新基准
为了进一步推动AI的数学推理能力,DeepSeek研究人员推出了ProverBench,一个包含325个形式化问题的新基准,包括:
- 15个AIME竞赛问题(测试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
- 涵盖数论、代数、微积分和实分析的教科书和教程问题。
这一基准确保AI模型不仅依赖记忆,而是通过真正的数学推理进行测试。
开源与未来应用
DeepSeek-Prover-V2最激动人心的特点之一是其在Hugging Face等平台上的开源可用性。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开发者可以访问:
- 轻量级7B参数版本,便于实验。
- 高性能67B参数版本,适用于高性能定理证明。
潜在应用场景
🔹 自动化证明验证 – 数学家可以使用AI检查他们的工作。
🔹 辅助定理证明 – AI可以建议证明策略或中间引理。
🔹 教育工具 – 学生可以在AI指导下学习正式推理。
🔹 未来AI发展 – DeepSeek-Prover-V2的技术可改善软件验证、密码学等领域中的推理能力。
未来:迈向IMO级证明?
DeepSeek-AI的目标是扩展这项技术,以应对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级问题——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可能重新定义AI在数学中的角色。
随着DeepSeek-Prover-V2等模型的不断发展,它们不仅可以协助数学家,还可能发现新定理、自动化繁琐验证,甚至启发新的研究分支。
最终思考
DeepSeek-Prover-V2代表了AI处理正式数学推理能力的重大飞跃。通过融合人类直觉与机器精确性,它为研究、教育和AI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因为它是开源的,创新潜力无限。无论你是数学家、开发者还是AI爱好者,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突破。🚀



This AI tackling formal proofs is wild! It's like watching a robot solve a puzzle humans sweat over. Can't wait to see how it shakes up math educati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