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研究人員綠卡被拒引發美國人才保留問題的擔憂

加拿大AI專家陳凱在OpenAI工作12年後,據公司著名研究科學家Noam Brown透露,其綠卡申請被拒。Brown在X上的帖子中表示,陳於週五得知此決定,且即將離開美國。
Brown表示:「令人震驚的是,我合作過的最優秀的AI研究人員之一[…]被拒絕了美國綠卡。一位為美國貢獻12年的加拿大人如今面臨離境。這將威脅美國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因為我們拒絕了這樣的人才。」
OpenAI的另一位同事Dylan Hunn在帖子中指出,陳在開發GPT-4.5(OpenAI的旗艦AI模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綠卡被拒可能由多種原因造成,此決定不會導致陳失去工作。Brown在後續帖子中提到,陳計劃在溫哥華的Airbnb遠程工作,「直到此問題有望解決」。然而,此案例凸顯了外國人才在川普政府時期於美國生活、工作和學習所面臨的重大障礙。
OpenAI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2023年7月,執行長Sam Altman在X上發文,呼籲改革以簡化「高技能」移民移居美國並工作的流程。
one of the easiest policy wins i can imagine for the US is to reform high-skill immigration.
the fact that many of the most talented people in the world want to be here is a hard-won gift; embracing them is the key to keeping it that way.
hard to get this back if we lose it.
— Sam Altman (@sama) July 2, 2023
近幾個月,美國超過1,700名國際學生,包括在美國居住多年的AI研究人員,面臨簽證狀態挑戰,因政府嚴格打擊。雖然政府指控部分人支持巴勒斯坦武裝團體或參與「反猶太」活動,但其他人則因輕微法律問題(如超速罰單或交通違規)被標記。
川普政府對許多綠卡申請者採取嚴厲立場,據報已暫停來自難民或庇護身份移民的合法永久居留申請處理。對於被視為「國家安全」風險的綠卡持有者,政府也採取強硬態度,拘留並威脅將數人驅逐出境。
像OpenAI這樣的AI實驗室高度依賴國際研究人才。OpenAI承包商Shaun Ralston表示,OpenAI去年申請了超過80個H1-B簽證,自2022年以來已贊助超過100個簽證。
H1-B簽證廣泛應用於科技行業,允許美國公司僱用外國工作者從事需要至少學士學位或同等學歷的「專業職業」。近期,移民當局對H-1B及其他就業類申請發出「證據要求」,要求提供住址和生物識別資料,專家擔憂這可能導致拒簽率上升。
移民對美國AI行業的成長有顯著影響。
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的研究發現,2019年《Forbes》「AI 50」榜單中50家最具潛力的美國AI新創公司中,66%由移民創辦。2023年美國國家政策基金會的分析顯示,AI相關領域的70%全職研究生為國際學生。
於2000年代初來美攻讀電腦科學的Ashish Vaswani,共同創建了transformer,這是驅動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的基礎AI模型架構。OpenAI共同創辦人Wojciech Zaremba則以學生簽證在紐約大學取得AI博士學位。
當前美國移民政策、研究經費減少以及對某些科學的懷疑態度,促使許多研究人員考慮海外機會。《自然》雜誌對超過1,600名科學家的調查顯示,75%表示有興趣在海外尋找工作。
相關文章
在安全漏洞中利用 ChatGPT 竊取 Gmail 敏感資料
安全警示:研究人員展示人工智能驅動的資料滲透技術網路安全專家最近發現了一個令人關注的漏洞,ChatGPT 的深度研究功能可以被篡改,悄悄地擷取 Gmail 的機密資料。雖然 OpenAI 已經修補了這個特定的漏洞,但這起事件突顯了自主式 AI 系統所帶來的新興安全挑戰。陰影洩漏攻擊機制Radware 的安全分析師開發了這個概念驗證攻擊,展示了人工智能固有的有用性如何被武器化。此技術利用了 AI 助
OpenAI 修復了 ChatGPT 過度禮貌的錯誤,並解釋了 AI 的缺陷
在有廣泛的報導指出 AI 系統表現出過度的認同,包括對危險或荒謬的使用者建議進行無端讚美之後,OpenAI 針對其旗艦版 GPT-4o 模型進行了最近的人格調整。在緊急撤回之前,人工智能安全專家對會話模型中出現的 「AI 佞幸 」日益關注。背景:有問題的更新在 4 月 29 日的聲明中,OpenAI 解釋更新的目的是讓 GPT-4o 在不同的使用情況下更直覺、更靈活。然而,模型開始展現出令人擔心的
郝生在 TechCrunch Sessions 分享創業者心得:與 OpenAI 共同探討人工智能的關鍵成功因素
將人工智慧的潛力轉化為適合市場的產品人工智能領域充斥著 API、模型和大膽的聲稱 - 但對於新創公司的創辦人而言,關鍵的挑戰仍然存在:如何將這項技術轉化為可行、適合市場的產品?來自 OpenAI 的 Startups Go-to-Market 團隊的 Hao Sang 提供了答案。在即將舉行的 TechCrunch Sessions:AI 活動中,他將揭示將 AI 整合到永續創業引擎的藍圖,涵蓋從
評論 (0)
0/200
加拿大AI專家陳凱在OpenAI工作12年後,據公司著名研究科學家Noam Brown透露,其綠卡申請被拒。Brown在X上的帖子中表示,陳於週五得知此決定,且即將離開美國。
Brown表示:「令人震驚的是,我合作過的最優秀的AI研究人員之一[…]被拒絕了美國綠卡。一位為美國貢獻12年的加拿大人如今面臨離境。這將威脅美國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因為我們拒絕了這樣的人才。」
OpenAI的另一位同事Dylan Hunn在帖子中指出,陳在開發GPT-4.5(OpenAI的旗艦AI模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綠卡被拒可能由多種原因造成,此決定不會導致陳失去工作。Brown在後續帖子中提到,陳計劃在溫哥華的Airbnb遠程工作,「直到此問題有望解決」。然而,此案例凸顯了外國人才在川普政府時期於美國生活、工作和學習所面臨的重大障礙。
OpenAI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2023年7月,執行長Sam Altman在X上發文,呼籲改革以簡化「高技能」移民移居美國並工作的流程。
one of the easiest policy wins i can imagine for the US is to reform high-skill immigration.
the fact that many of the most talented people in the world want to be here is a hard-won gift; embracing them is the key to keeping it that way.
hard to get this back if we lose it.
— Sam Altman (@sama) July 2, 2023
近幾個月,美國超過1,700名國際學生,包括在美國居住多年的AI研究人員,面臨簽證狀態挑戰,因政府嚴格打擊。雖然政府指控部分人支持巴勒斯坦武裝團體或參與「反猶太」活動,但其他人則因輕微法律問題(如超速罰單或交通違規)被標記。
川普政府對許多綠卡申請者採取嚴厲立場,據報已暫停來自難民或庇護身份移民的合法永久居留申請處理。對於被視為「國家安全」風險的綠卡持有者,政府也採取強硬態度,拘留並威脅將數人驅逐出境。
像OpenAI這樣的AI實驗室高度依賴國際研究人才。OpenAI承包商Shaun Ralston表示,OpenAI去年申請了超過80個H1-B簽證,自2022年以來已贊助超過100個簽證。
H1-B簽證廣泛應用於科技行業,允許美國公司僱用外國工作者從事需要至少學士學位或同等學歷的「專業職業」。近期,移民當局對H-1B及其他就業類申請發出「證據要求」,要求提供住址和生物識別資料,專家擔憂這可能導致拒簽率上升。
移民對美國AI行業的成長有顯著影響。
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的研究發現,2019年《Forbes》「AI 50」榜單中50家最具潛力的美國AI新創公司中,66%由移民創辦。2023年美國國家政策基金會的分析顯示,AI相關領域的70%全職研究生為國際學生。
於2000年代初來美攻讀電腦科學的Ashish Vaswani,共同創建了transformer,這是驅動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的基礎AI模型架構。OpenAI共同創辦人Wojciech Zaremba則以學生簽證在紐約大學取得AI博士學位。
當前美國移民政策、研究經費減少以及對某些科學的懷疑態度,促使許多研究人員考慮海外機會。《自然》雜誌對超過1,600名科學家的調查顯示,75%表示有興趣在海外尋找工作。












